第13章 盤點十大昏君(二)(第1/2 頁)
“這?”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展現出來的唐玄宗,感覺到頭大。
好傢伙,剛要得意,便被天幕給潑了冷水。
但願這個李隆基,和自己的輩分相差較遠吧。
要不然,他這個當前輩的恐怕也難辭其咎。
……
唐以前的各位,都饒有興趣盯著天幕,準備看看這位李隆基又能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
而唐以後的各位,顯然已經對李隆基有了深刻的瞭解。
朱元璋嘆息一聲:“可惜了,李隆基要是早死,也算得上是一位聖君了。”
果不其然,影片一開始,就同樣發出了這樣的一聲感嘆。
【李隆基若是少活二十年,憑藉功績足以和漢武帝和唐太宗相提並論。】
那些不熟悉李隆基的皇帝都感到震驚。
先前說過的漢武和唐宗,那都是和始皇相提並論的。
這位皇帝幹了些什麼,竟然能跟這幾位拿一塊兒去比。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三子,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李世民:“好傢伙,李治的孫子?”
李治,你讓我拿什麼理智?
上了黑榜,由你好果子吃。
“來人,去給我把李治找過來。”
等等,李治和誰的孩子?
武則天?
冥冥中,李世民感覺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很快天幕上很快也解釋這位武則天的身份。
【武則天,原為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後被李治收入後宮,並立為皇后。】
啊???
不是,李治你?
李世民真的李治不了了。
這隻因吧孩子,竟然和自己的妃子下了孩子。
什麼小媽文學?
李世民有點後悔,當初沒把李治留在牆上。
影片繼續播放,開始講述李隆基的故事。
為了鞏固皇權,他發動政變,清除了韋后勢力。
後來又把和自己聯手政變的太平公主給賜死。
一系列手段,讓李世民刮目相看。
不錯,這確實是我老李家的後人。
而後,李隆基的功績也一一被影片所展現。
【在位期間,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人。
重視文教,設定翰林院,選拔人才,推動大唐文化事業的繁榮。
加強國防建設,發展屯田制,收復失地。
重視新疆地區的管轄,設定了渤海都護府和黑水都護府,封了“渤海郡王”和“懷仁可汗”,鞏固了民族的。
可以說,李隆基在位的前期,把大唐發展到了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這一極盛之世,也被稱之為“開元盛世”。】
看著天幕上李隆基的種種功績,李世民暗自點頭。
自己的這個後輩,還是很有作為的。
許多他如今還沒有做到的事,他的這個後輩都做到了。
這時,旁邊的侍衛也已經將李治給帶到了。
李治一進來,就看到天幕上在大加讚揚這個名叫李隆基的皇帝的功績。
他忍不住驚訝:“父皇,這是誰,竟然有如此厲害的皇帝?”
“哦,你說這個李隆基,李治,他是你的孫子啊。”
“什麼?如此大才,竟然是我李治的孫子?”
李治聽了,嘴角高興得都要揚到天上去了。
如果真如天幕所說,自己有一個如此優秀的後代,還不得得到父王的一番嘉獎?
既然提到了後代,李治又對和他誕下後代的女子感興趣。
別看李治如今五六歲的年紀,已經是人小鬼大。
“那父王,這麼優秀的後代,是我的孫子,那他的奶奶是什麼人啊?”
“呵呵,當然是武則天了,他可是你的皇后啊。”
“你又想知道武則天是什麼人是不是?朕告訴你,她是朕以後的妃子。”
李世民來到李治的近前來,平日裡在李治面前那溫和的面容顯得咄咄逼人。
李治:對不起,我不該問的。
看著李世民這副樣子,李治當然是知道他問了不該問的。
“撲通”一聲,李治給跪了。
他如同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一樣,耷拉著腦袋跪在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