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十大政變(四)(第1/2 頁)
【十次著名政變,第八次:奪門之變。】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大明。
主人公乃是土木堡戰神、瓦剌留學生:朱祁鎮。】
看到朱祁鎮的政變都能位列十大政變,朱元璋只覺得晦氣。
【土木堡之變發生以後,朱祁鎮也是開啟了他的瓦剌留學之旅。
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被推舉成了皇帝,為明代宗。
在朱祁鈺和于謙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抵擋住了瓦剌的進攻。
瓦剌和大明議和之後,朱祁鎮也被迎接回了大明。
回來之後的朱祁鎮被軟禁在宮中,嚴加管控。
公元1456年,石亨為了自己的利益,決定讓朱祁鎮登基。
他召集了曹吉祥、張軏、楊善、許彬和徐有貞等人密謀。】
天幕下的朱祁鈺已經掏出了小本本,將這些人一個個給記了下來。
【公元1547年,機會來了,朱祁鈺病重。
朱祁鈺把石亨給叫到了跟前來對他叮囑,石亨看朱祁鈺不行了,也是準備起事了。
他們決定在正月十六的晚上動手。
就在正月十六這天,幾位尚書準備上奏立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但是等他們把奏摺梳理好已經傍晚了,於是決定第二天再上奏。
不得不說,如果他們早一天上奏,大明的歷史或許就會被改變。
這天夜晚,眾人找到了朱祁鎮,帶著他進入了皇宮,直接讓他登上了皇位。
等第二天一早,眾位大臣來上朝,才發現朱祁鎮已經復辟了。
事已至此,就這樣吧。
朱祁鎮復辟之後,于謙和王文等人也都被下獄,直接被抄家。
而石亨徐有貞等人則是從龍之功,加官進爵了。
朱祁鈺被廢為了郕王,遷到了西內,沒過幾天,朱祁鈺就去世了。】
【朱祁鈺:太上皇不會奪位吧?
于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太上皇怎麼可能奪位成功?
朱祁鎮:猜猜我在哪?
朱祁鈺:6】
【行啊,朱棣遷都北京,朱祁鈺遷都瓦剌。】
【沒有奪門之變,朱祁鈺去世之後肯定就傳位給朱見深了,朱見深年紀還小,到時候也還是朱祁鎮攝政。】
【這還得賴朱祁鈺的身體不好啊,要是朱祁鈺多幾個兒子,根本就沒朱祁鎮什麼事兒,于謙也會支援朱祁鈺的。】
【朱祁鈺,名字確實起得好啊,奇遇,奇遇,白撿了一個帝位當了當。】
【朱祁鈺:沒有兒子?朕要禪位給瓦剌的也先太師。】
【也先已經死了,禪位給也先的弟弟伯顏吧。】
【若是伯顏繼位,瓦剌留學生定然不敢造次啊。】
【十次著名政變,第十次:辛酉政變。】
乾隆:該輪到我大清了吧,朕倒要看看,這發動政變的是何許人也。
【公元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60年,英法聯軍打到了北京。
咸豐帝帶著自己的皇后鈕祜祿氏和貴妃葉赫那拉氏,逃往熱河。
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不行了。
臨死之前,他敲定了三件事。
第一:皇長子載淳擔任太子。
第二: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作為政務大臣,掌控朝局,輔佐年幼的載淳。
第三:授予皇后慈安“御賞”印章,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因為太子年幼,就由生母慈禧保管。
八大顧命大臣擬旨以後要蓋兩大印章,才能生效。
咸豐的安排,想要八個大臣跟兩個太后制衡,保證載淳的順利繼位。
論實權,兩大太后要比八大臣高的。
只因八大臣有什麼要發,需要經過兩位太后的手。
但兩位太后發東西,不需要經過他們的手。
肅順想了一招,貶低慈禧,故意區別對待,離間他跟慈安。
而對於好脾氣的慈安,八大臣則是比較強硬。
說他們的諭旨,不需要改,只管蓋章就行了。
八大臣的態度,讓兩個太后站到了同一戰線。
這八大臣的根基本就不穩,咸豐讓他們八個執掌權力,而不考慮皇室宗親,顯然是欠考慮了。
而且這八大大臣全部都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