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諸葛亮&周瑜(第1/2 頁)
【漢靈帝光和四年,諸葛亮出生於琅琊君的陽都縣。
3歲喪母,8歲喪父,後投靠叔父。
17歲,叔父撒手人寰。
隆中隱居,被稱做臥龍。
十年後,46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初出茅驢,趕赴東吳,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
當年十一月,孫劉聯軍打敗曹軍於赤壁。
而後平荊南,收益州,出山五年,天下已成三分之勢。
而後八年,攻克巴東,會師成都,漢中盡入劉備之手。】
曹操:“赤壁之戰竟然大敗?孫劉聯合?”
不過他更在意的是後面的兩句。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為劉備打下了如此大的地盤。
“這諸葛亮,當真就如此厲害?”
嬴政:“我若有此名將,當初統一天下的步伐會不會快上許多?”
就連遠在大漢王朝的劉徹也表示。
若是得此名將,大漢有文有武,如此則匈奴不足為懼。
只是接下的內容卻急轉而下,而這也正是諸葛亮的魅力所在。
【白衣渡江,關羽卒,荊州丟失
劉備登基,蜀漢伐吳,夷陵大敗。
43歲的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託孤大臣。
他從未忘記自己的使命。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公元226年,寫完《出師表》,諸葛亮率軍北伐。
8年時間,五次北伐,他的身體逐漸被拖垮。
曾經的故人漸漸凋零,但諸葛亮從未停下北伐的步伐。
公元234年的8月,交代完後世,諸葛亮於五丈原病逝。
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字來形容。】
影片的最後,出師表緩緩在末尾播放。
字字珠璣。
對蜀漢後主的囑託,事無鉅細,引得天幕下無數帝王的共鳴。
嬴政輕笑著搖了搖頭。
他大秦的人才不是沒有。
就連那趙高,也是有著自己的才能所在。
只是他們並不是忠誠於大秦,只是能被自己任用罷了。
等自己死後,他們一個個便都開始作妖了。
如果大秦能夠有諸葛亮這樣的人,一心為了大秦的事業。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就算讓他當一位呂不韋那樣的權臣,又能如何?
——漢。
劉徹此刻已經是感慨良多。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沒想到,在自己的大漢滅亡以後,還有如此一幫如此執著的後輩。
蜀漢,那該是一幫怎麼樣的人?
這諸葛丞相,當真為我大漢良相啊!
——三國。
曹操有些悶悶不樂。
劉大耳,你有云長也就罷了,怎麼也能尋得如此良相?
他又想起他當初拐進軍營的徐庶,也是人才一個。
為什麼人才全跑劉備那邊去了?
要是諸葛亮忠於的是他曹操,那還有他司馬懿什麼事?
不過,他恐怕和那荀文若一樣,忠誠的是大漢啊!
而蜀漢軍帳內的劉備,淚水已經模糊了眼眶。
“孔明,沒想到我竟如此糊塗,夷陵一戰,竟敗光我蜀漢底蘊。”
“可真是苦了你了,又要北伐,又要抽出精力來照顧阿斗,唉。”
諸葛亮輕拍著劉備的背,輕聲安慰。
“主公,事情不是還沒有發生嗎?”
劉備一番思索,也是問出了自己心中的問題。
“孔明,既然已經知道了北伐必將失敗,如果再讓你選擇一次,你還會跟隨我出來嗎?”
“當然。”
……
評論區裡,更是充斥著對諸葛丞相的讚揚和對蜀漢的嚮往。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兩千年來零差評,唯有諸葛丞相一人】
【丞相千古!】
【某略懂拳腳,若生逢亂世,一定追隨丞相,閃擊江東傑瑞。】
諸葛亮:“傑瑞?未曾聽聞東吳有此大將啊?”
東吳的軍營外。
周瑜正和魯肅一同觀看著天幕。
“沒想到這諸葛匹夫,竟有如此評價,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