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明的滅亡(第1/2 頁)
【朱由檢,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他在位十七年,沒有過一天輕鬆的日子。
作為亡國之君,他既沒有荒廢政事,也沒有沉迷酒色。
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明。
並且在大明滅亡的最後時刻,他更是選擇與大明一同死去。】
看完開頭的這幾句,朱元璋就十分欣慰。
“好,不愧是我老朱家的人,沒有丟你太太太太太太爺爺的臉面。”
【1611年,朱由檢出生於北京。
他是當時太子朱常洛的第五個兒子。
由於是和宮女劉氏所生,被看不起,從小缺失父愛。
1615年,朱由檢母親劉氏因為一些小錯,被朱常洛杖殺。
自此以後,他由庶母西李撫養。
而在西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又換為了另一個庶母東李撫養,一直到成年。 】
“真是可憐的孩子啊!”
天幕下的朱元璋搖頭嘆息。
他最看不得自己老朱家的後輩受苦了。
和宮女生的孩子,那也是他老朱家的血脈。
看著朱由檢的遭遇,讓他對這個朱常洛充滿了厭惡。
不過好在,惡有惡報。
【1620年,朱翊鈞和朱常洛相繼去世。
而皇帝的位置,到了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手裡。
而作為朱由校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檢被冊封為信王。
這一年,他九歲。
剛過了幾年安穩日子,朱由校走了。
朱由校沒有子嗣,於是將皇位傳給了17歲的朱由檢。】
天幕下的眾人看到這裡,也都是頻頻點頭。
如此這樣,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只是,當時的朝堂,哪裡能讓他稍感放鬆。
【朱由檢繼承的大明,早就到了衰敗的邊緣。
朝堂上,政治腐朽,魏忠賢和東林黨的爭鬥不斷。
軍事上,邊防薄弱,多次面臨後金的入侵,土地都被侵佔了大量。
除此以外,在大明內部,農民起義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天幕下的朱元璋搖頭嘆息。
他是知道這其中的心酸,當年的他也不過是個百姓。
尋常的百姓,若不是真活不起了,誰願意造反?
由此可見,他的大明王朝真的已經衰敗到了極點。
【朱由檢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魏忠賢,以及他身後的閹黨勢力。
而為了讓大明再次崛起,他啟用袁崇煥,託付他抗擊清軍的重任。
次年,災荒來臨,“王二起義”爆發,農民起義徹底拉開序幕。
1629年,朱由檢為了節省開支,對驛站進行裁員,士兵李自成失業,回鄉創業。
同年,皇太極率領十萬清軍南下,被袁崇煥擊退。
只可惜,皇太極一招反間計,朱由檢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天幕的朱元璋已經有些無語了。
你這帝王的平衡之處不到位也就罷了,這麼大功的功臣你也殺?
不是,這才剛剛擊退敵軍,還沒安穩呢,就算要殺,也要等到穩定以後吧?
大明的滅亡,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但朱由檢的這些舉動,無疑是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1945年,闖王高迎祥帶人攻破中都鳳陽,焚燬明朝祖陵。】
朱元璋: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由檢下達罪己詔,整合人馬,圍剿敵軍。
1636年,闖王高迎祥被孫傳庭擊敗俘虜,李自成被推舉為新的闖王。】
誰也沒有想到,那個曾經被裁掉的驛站員工,搖身一變成了闖王。
【由於朱由檢多疑,多次更換軍中將領,導致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
1638年,李自成被洪承疇擊敗,率領十八騎逃入商洛山。
清軍入關,京城告急。
朱由檢調洪承疇和孫傳庭支援。
然而,明君抵擋不住清軍,清軍攻入了山東,五十多座城池淪陷,四十多萬人畜被俘虜。
事後,孫傳庭被彈劾下獄。
1640年,為了挽救遼東危局,朱由檢命洪承疇為主帥,帶領十三萬大明精銳和清軍開戰。
此一戰,大敗,主帥洪承疇被俘降清,只剩了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