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探索籌謀(第2/3 頁)
戰鬥機器人毫不畏懼,它們迅速調整武器模式,鐳射武器瞬間齊射,耀眼的鐳射束交織成網。但岩石類人生物的身體對鐳射有著超乎尋常的抗性,鐳射擊中它們後僅僅在表面留下一些微弱的痕跡。見鐳射攻擊效果不佳,戰鬥機器人迅速切換武器,高爆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猛烈的爆炸在岩石類人生物身邊響起,巨大的衝擊力將它們震得搖晃不已。
此時,戰鬥機器人透過智慧系統的分析,發現了岩石類人生物的關節部位相對脆弱。它們迅速調整戰術,一部分機器人負責吸引岩石生物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則繞到側面和後方,集中火力攻擊關節。精準的火力終於開始對岩石類人生物造成有效傷害,它們的關節被擊中後,行動變得遲緩,逐漸失去了戰鬥力。
經過一番激戰,星影和戰鬥機器人成功清剿了這些岩石類生物,星影深知這些生物可能是來自某個神秘的“岩石族”,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可能還會遭遇更多未知的挑戰。
星影冷靜地說道:“要修復這生產線,工程量巨大,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護衛艦生產線的修復工作中。艾希憑藉其豐富的科技知識,指揮智慧維修機器人對線路進行重新鋪設與連線。那些智慧機器人靈活地穿梭在廢墟般的生產線間,手中的工具精確地修復著每一處破損的線路,就像在編織一張精密的能量之網。星影則帶領其他功能型機器人對生產模具進行修復與校準,利用古老顯示器中的資料資訊,一點點將變形的模具恢復原狀,每一次敲擊和調整都充滿了專注與執著。秦明在一旁統籌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還在思考著如何在修復生產線的過程中最佳化護衛艦的設計,使其能應對真正的宇宙戰爭。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護衛艦生產線終於修復完成。當生產線重新啟動,基地指揮中心的生產介面上彈出了多款護衛艦的模型與資料供他們選擇。有一款名為星梭級的護衛艦吸引了他們的目光。這款護衛艦全長 70 米,寬 10 米,高 15 米,其整體造型流暢而富有科技感,線條簡潔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艦體採用特殊的合金構造,具備高強度與良好的韌性,能夠抵禦宇宙中的各種惡劣環境與一定強度的攻擊。動力系統由一臺主推進引擎和多臺輔助引擎組成,主推進引擎採用了新型的離子驅動技術,能提供強大的推力,使護衛艦在宇宙中擁有較高的航行速度,輔助引擎則保證了其在複雜環境下的靈活機動性,可進行快速轉向、加速與減速等動作。武器系統配備了一門特製的脈衝能量炮,其發射的能量脈衝具有高頻率、高能量的特性,能夠對敵方目標造成持續性的打擊。此外,還搭載了多組導彈發射裝置,這些導彈可根據不同的戰鬥場景更換彈頭,比如在面對敵方小型飛行器叢集時,可採用散射型彈頭,瞬間釋放出大量的小型彈片,對敵方叢集造成大面積殺傷;在攻擊敵方大型戰艦時,則可切換為穿甲彈頭,憑藉強大的穿透力破壞敵方戰艦的外殼和關鍵設施;在需要進行遠端精確打擊時,又能換上高爆彈頭,以強大的爆炸威力摧毀目標。探測系統擁有一套超遠距離的探測雷達,能夠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中搜尋到目標,並對目標進行精確的定位與分析,為戰艦的航行與戰鬥提供準確的情報支援。艦上的智慧操控系統基於先進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構建,能夠實現自動化的航行控制、戰鬥指揮以及故障診斷與修復等功能,極大地提高了護衛艦在宇宙戰爭中的生存能力與作戰效率。
看到“星梭號”護衛艦的強大資料,秦明充滿信心地說:“有了這樣的護衛艦,我們在宇宙探索和應對未知威脅時就有了堅實的保障。”
艾希點頭道:“沒錯,但我們仍需不斷完善作戰計劃和應對策略,確保護衛艦能在各種複雜危險的宇宙環境中發揮最大效能。”
星影補充道:“我會繼續研究古老顯示器中的資訊,看是否能挖掘出更多關於護衛艦升級或其他戰略資源的線索。”
隨後,採礦船在完成簡單維護和補給後,再次出發前往柯伊伯帶採集礦物資源。採礦船由駕駛機器人操控,內部的智慧系統全面監控著各項資料,從能源消耗到裝置執行狀態,從航行路線到礦物探測分析。駕駛機器人依據基地指揮中心的實時引導指令,精準地操控著採礦船在複雜的柯伊伯帶中穿梭。當遇到小行星群時,採礦船的智慧避障系統迅速啟動,自動計算出最優的規避路線,駕駛機器人立即執行,同時將相關資料回傳至基地指揮中心,整個過程高效且精準,盡顯自動化與智慧化。艾希在指揮中心密切關注著採礦船的動態,透過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