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西夏一品堂高手(第1/2 頁)
金明寨的挫敗,對李元昊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他再也不敢輕視大宋,認為其只是紙老虎。
相反,大宋的實力遠超想象,顯得異常強大,和預料之中的大相徑庭。
面對這樣的局面,相國馬元也顯得無言以對,面對質疑,他只能沉默。
他深感愧疚,因為他一直都在李元昊的身邊出謀劃策。
此次大夏發動的奇襲,也是他提出的策略。
因此,金明寨的失敗,他覺得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王,臣實在沒有預料到包拯如此老謀深算,能夠識破臣的計謀,看來這個包拯,將會成為我們的一大勁敵啊!”
馬元此時也感到無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過於輕敵,小看了包拯的能力。
包拯不僅是一位治世之能臣,更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
其統兵能力,絲毫不遜色於他的治國之才。
李元昊並沒有過分追究馬元的責任,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現在追究責任也於事無補。
他更關心的是,大夏究竟為何會失敗。
只有弄清楚這一點,才能從中吸取教訓。
想到這裡,李元昊憤憤地說:“看來,想要對付宋軍,就只有先除掉包拯。”
党項以往在對大宋的侵略中,幾乎都佔據了優勢,每次戰鬥都能攻城掠地,獲得巨大利益。
而大宋對党項部落卻毫無辦法,只能採取被動防禦。
這也讓屢屢嚐到甜頭的李元昊誤以為,大宋無人了。
大宋文人執政,根本奈何不了大夏什麼。
直到今日,吃了大虧的李元昊才算是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大宋的文人,並不全都是無能之輩。
而大宋也不是想象中的那個,誰都可以踩一腳的懦弱,只是宋人愛好和平,不願大戰罷了。
大宋計程車兵,並非預料中的弱不禁風,相反,他們表現出來的戰力,讓人膽寒。
也不乏能征慣戰者。
尤其是包拯,簡直就是個妖孽,彷彿能洞察他的內心一般,什麼事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太可怕了。
不除掉包拯,他食不甘味,睡不安寢。
但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包拯深溝高壘,閉門不戰,似乎沒有要和西夏正面交鋒的意思。
很顯然,這是要和大夏打持久戰,活生生拖垮大夏。
想除掉包拯,實非易事。
只聽馬元道:“大王,臣倒是有個主意,既然包拯閉而不出,不與我軍正面作戰,莫若調動江湖勢力,派一品堂的高手行刺包拯,定能成功。”
李元昊聞言,眉頭皺了起來:“依靠江湖勢力?江湖人豈能聽本王差遣?”
馬元嘿嘿一笑,顯得胸有成竹:“有一人,若是大王願意,他定然樂意聽大王的。此人乃一品堂第一高手,名為段延慶,原本是大理國的太子。”
“可二十年前,大理國內部發生內鬥,段正明奪走了他的江山,段延慶因此流亡江湖,一心想重奪帝位。”
“此人武藝高強,天下鮮有敵手。他還有三個結義兄弟,江湖上稱之為四大惡人。”
“大王若能許諾他復辟帝位,他定能相助大王。”
李元昊聞言,喜出望外,原來大夏境內,竟然還有這樣的人物,趕忙讓馬元召見四大惡人。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了西夏的宮殿之上。
四大惡人,段延慶、葉二孃、嶽老三、雲中鶴,他們一行人來到了李元昊的面前。
李元昊站在高高的臺階上,目光銳利地上下打量著這些人的模樣。
看著一個個生得凶神惡煞,彷彿是地獄來的使者,這讓他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欣喜。
只見段延慶用腹語平靜地說道:“不知大王召見我四人,有何貴幹?”
雖然聲音是從腹部發出,卻渾厚無比,帶著一股不可抗力的威嚴,其內力之深厚可見一斑。
李元昊見段延慶不張嘴便能說話,感到非常吃驚,他心中暗自思忖,這人真是個奇人:
“閣下便是大理國原太子段延慶?”
段延慶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反問道:“你怎麼知道?”
知道他真正身份的人確實很少。
李元昊淡淡地回答道:“這個你不用知道。”
段延慶道:“大王有什麼話,不妨直言。”
李元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