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住帳篷(第1/2 頁)
瀑布下面周邊有點潮,江邊還不錯,江邊專門修了比較寬的三車道三匹馬拉的路,意思就是三匹馬並排拉的那種大車,也就是能齊頭並進走過九匹馬,很寬敞。
路邊還半里路上就有一間供人歇腳的風雨亭,風雨亭都懸空一半在江面上。
那些搭帳篷的人就把帳篷搭在風雨亭邊,風雨亭裡有些有石桌石椅,實在是不方便住人。
但是亭子外面還是比較寬敞,可以在外面搭帳篷。
另外有一部分亭子裡面沒有桌子椅子,空蕩蕩的就是邊上有一圈兒圍椅,這種地方有些人直接在地上鋪個羊毛氈就能睡一晚。
這邊的春天不太冷,燒上一個火堆,睡在火堆旁邊連被窩都不要,也能一覺到天亮。
江邊這種來搭帳篷住宿的都是城裡人,村子裡的人白天干活累的半死不活,誰還會來開這種洋葷?
村裡人都把這些河邊住著的人當成傻子。
他們會來看著自己的豆田,逮到偷豆子的,一般就是要幾個錢,然後放人家走。
壞一點的,霸道一點的就敲詐勒索一番。
還有人專門守在田邊賣豆,摘了一籃一籃的裝起來,講好價錢以後倒給人家。
通常是講多少錢一籃,到田裡去摘一樣的價錢。
因為大家都沒秤,就隨便估一下,反正豆也不值什麼錢,十多顆銅錢買一大籃子。
但是大家都喜歡到田裡去摘,尤其是能偷到就更好了。
連凡寶身邊這種有錢的小夥伴都想偷,可想而知。
正月十五凡寶家鄉有偷青的傳統,就是小青年小孩子們到外面偷菜偷蒜苗,帶一點肉在江邊或河邊炒菜吃。
誰家的菜好白天看好了小半大們晚上就一起去偷,然後在江邊起火,有帶鍋的有帶碗的有帶筷子的,有家裡殺了過年豬然後偷一掛肉帶出來的。
也有往家裡拎柴火出來的,也有拿兩坨豆腐的,還有拿年糕的……
大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便小孩子從家裡拿什麼出來都不說。
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菜地地頭插上一炷香,意思是老天看著呢你敢偷嗎?
但是就算是你菜地裡插滿了香火,如果你家的菜長得好,孩子們該偷還是一樣的偷。
被偷了的人家也不生氣,說是在這一天越偷被偷人家會越有,要的就是有人偷才好。
有一部分混賬東西把人家一塊菜地的菜都砍光,然後拿到街上去賣了。
在凡寶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她家小河邊上的菜地就這樣被人家偷過,一整塊菜地裡的菜都被人家偷了,就在正月十五偷青的那一天。
第二天她阿孃揹著她在菜地裡撿被偷剩下的邊邊葉葉,一邊破口大罵一邊笑,又有點氣急敗壞。
凡寶想起這此往事,痴笑起來,之後和幾個小夥伴吃晚飯,完了就在江邊溜達。
幾個人走走停停,看著周邊的熱鬧。
城裡出來踏青的人還挺多的,有部分當天就跑回城裡去了,只有一部分性格比較浪漫的人留了下來。
這時代,帳篷還多是獸皮做的,有側窗。
也有差不多一半是麻布做的,能擋陽光,避雨功能就跟傘一樣,雨下大了還是會漏下細密的雨絲,所以只能小雨和晴天使用。
凡寶星海境裡有那種現代的免安裝帳篷,就是從袋子裡拿出來開啟,會自己彈開的那種高一米多的帳篷,有三種型號。
單人的寬一百零五公分,凡寶用來放在自己的大床上防蚊,如果懶得點蚊香,直接在床上放一個帳篷比蚊帳好多了。
在西南方的冬天,如果睡覺的房間過於寬敞,沒有暖氣沒有炕,晚上還挺冷,在床上加一個帳篷就不一樣了,好像更暖和一點。
還有一箇中型帳篷,寬一百五十公分,那是無聊時到免費公園裡挺屍用的。
帳篷往草地上一擺,夏天可以遮陰隔熱,冬天可以防寒,在裡面玩手機可舒服了。
大帳篷就是寬一百九十五公分,一個人在裡面可以滾來滾去,特舒服自在。
這種帳篷布面用的是尼龍,架子用的是玻璃鋼,整個帳篷捲起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小小的薄薄的臉盆大,開啟還挺舒服。
宗門派發的帳篷是牛皮或羊皮製作,長寬共七個平方,比凡寶自己那些小帳篷大太多了,同時可以在帳篷裡招待客人,能擺上一個桌子。
這種帳篷的也是經過特殊處理,很容易開啟也很容易收攏,收起來時整個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