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娃被賣到外婆家(第1/2 頁)
凡寶穿越過來修煉了快兩年多,也不知道什麼感覺是築基,但她夜夜能修煉出自身周圍像看到太陽一樣的強光。
只不過這種光線不刺眼,很柔和,人坐在光芒中很舒服,也不是溫暖也不是涼爽,就是說不出來的很舒服。
嘴裡的舌下,時不時泉水一樣的湧出甜水,其味其感覺,根本不是吐沫。
曾經見過呂大仙的詩詞言“白雲浮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能知。”
也可能就是這種感受了,比美酒更甜潤的舌下湧泉,源源不絕。
腸胃越來越好,上茅房一息解決,消化系統無比清爽,無絲毫遲滯,面容純真潔淨。
估計以後會越來越身輕如燕,舒適自在。
顧琴書變得年輕貌美起來,根本不像三十出頭的女子,曾經瘋癲時的蒼老,憔悴,不忍直視,通通都一去不復返。
凡寶日日在孃親跟前轉悠著,每天回來看到阿孃在那裡織布,或者小心翼翼地在菜地裡割韭菜慢慢蹲在地上撿乾淨,凡寶就特別的喜悅。
她上一世是個做飯小能手,莫名其妙的給大嫂和侄女和侄女婿做了很久很久的飯,大嫂的孃家人還經常一堆一堆的來吃飯。
侄女婿的母親摔到了下巴,被她兒子接過來,讓林凡燒煮侍候,那時候林凡心裡特別的難受。
心想要是自己的父母還活著,能夠吃上自己做的幾年飯就太好了,能夠這麼在陽光下,看到母親哼著小曲撿菜,那將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無數次的午夜夢迴裡,她都淚溼枕套,傷心得無處訴說。
現在站或者蹲在阿孃的跟前,看著她偶爾抬頭朝著自己溫柔一笑,心裡的那個空洞得到了一點彌補,好受多了。
凡寶左思右想,請求爹孃:“要不然我們都去翠玉城吧,大家在一起才會好有個照應,住的地方不用說,阿爹不是帶回來過三間方寸屋麼?
我這裡還有一間,四個石屋子放在一起,怎麼說也夠住了,郊區租塊地就成。
租不到的話還可以把房子放在山裡,那就更好了,你們可以住在小金龜裡,那個金絲楠木樓就夠住,不夠住我把我的先給你們住上,反正我們有小葫蘆,來往就很方便。”
顧琴書眼巴巴看著丈夫:“我覺得這個想法有點可以啊。”
林建成卻道:“人都圖個落葉歸根,一個宗門就像是一個書院,年輕的時候人可以在那裡學習,但是時間久了人心易變,浮躁的很,都需要落葉歸根。
這裡是我們的老家,雖然我母親待我不好,但這裡是我的出生地,也是後面這幾個娃的出生地,人活著總要有一個祖地吧,不能沒有根。
你們幾個娃出去,你們的根在這裡,如果我們也走了,長期不回來,不要說這個仙人洞了,側面的那幾個洞子都會被人霸佔。
還有這些地,一旦放棄了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了,你想買回來的時候誰也不會想賣給你,不是大饑荒的年代,幾乎沒有人賣田賣地。”
凡寶沒有笑話自己爹說的留根的話,村子裡比爹還保守的人多了去了。
有些人,兒子想出去做事,父母就擔心兒子出去以後心野了,再也不回來給父母養老。
很多人生養孩子不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未來,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未來。
比如凡寶她大伯母和祖母,她們會把能控制的子女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不好控制的就被她們恨上了,從此以後就拍拍肚皮當沒了這個兒子或者孫子。
家裡有錢了以後,顧琴書其實是想回自己的孃家去看一看自己的父母的,但一想到曾經所遭遇的一切,就又躊躇不前。
凡寶忙忙碌碌,還是每天帶著機器狗去採蘑菇,要趁著現在多撿一些,萬一明年到了季節不能回來,撿不上了那就麻煩了。
林建成倒是說:“整個西南實際上三個州府都有蘑菇,只是相對來說這邊要多一點,品種多味道好,但翠屏山算下來也屬於南雲州,這邊地廣人稀,管的地方寬了一點,翠屏山也是有蘑菇的。
我年輕那會去過翠屏山,那時候我是一個不怎麼識字的大頭兵,在家鄉只讀了一年的書,還不知道凌雲宗人人可去拜山,以為他們都是靠著人傳人組合起來。
不過等我打完仗了年紀也大了,已經超過了人家的收徒年齡,但是那周邊有蘑菇,這個我知道,沒有菜吃的時候我們去撿過。”
凡寶在心中已經做了各種分配,留下一個仿生人來照顧弟弟妹妹們不合適,仿生人要充電,普通的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