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金絲楠木小樓(第1/2 頁)
大伯家的小女兒訂婚了,無非是定的老親戚家。
村裡的小姑娘們差不多都是兩三歲到十來歲訂婚,大家不是遠親就是近鄰的。
林錦繡定的是林老太孃家侄女家的兒子,聽說小孩在讀書了,有七歲。
林錦繡四歲,年紀剛好。
小錦繡訂了婚,就有了新衣服穿,婆家送來了兩套新衣服,兩匹布,三兩六錢銀子,三百六十隻小喜餅,小餅子的餡是甜豆沙。
一座小鹽山,一座小糖山,一個三兩的大坨茶,鹽山糖山都是用刀削出來的,大概得有一斤一坨。
還有一隻大火腿。
這些都用紅紙包上。
這個時候甜食相當的貴,不過小喜餅做得小,三顆銅錢一個。
大白饅頭一顆銅錢兩個,可見這喜餅真是貴得離譜了。
但訂婚時喜餅一定要送,還要送吉利數。
婆家送定的走後,這邊比較親的親戚就能吃到小姑娘定婚的小喜餅了,就是通知親戚,小姑娘定了婚,之後七大姑八大姨的可以不再討論這姑娘的親事問題。
林錦繡和她十三歲的二姐來凡寶家送了三十個喜餅,又坐下來烤了一會兒火。
二姐叫五囡,是小四的妹子,五囡不是小名,就是叫林五囡,三嬸家大閨女叫林大囡,二閨女叫林小囡,三囡女叫林新鳳,就是這麼奇怪。
大約一家人都以為二閨女之後不會再有閨女了,所以一直叫小囡,結果後面又生出第三個閨女,就給正經取了個名。
大伯家的第三個閨女也取了個正當名字叫林錦繡,實際上也是敷衍了事的一種,因為村子前面就是錦繡江,用江名命名,當然也很敷衍了。
好像姑娘都不被期待似的,隨便一叫就長大。
顧琴書是個講究人,去樓上割了鹿肉來烤給她們吃,又烤了些長了長毛的臭豆腐:“我們自己種的豆做的,這種天氣吃最適合了。”
林五囡笑得哈哈哈:“哎呀,二嬸客氣了。本來以為你們住在這裡會很冷,結果現在瞧著這裡面還特暖和。
是不是因為周邊都被洞子圈起來了,不然半山上是很冷的,外面冷風呼呼的吹,好像雪都要比下面下的大一些。”
顧琴書笑道:“還要感謝當時林家人把我們趕上山來,這裡的確是很有點好住。”
四歲的林錦繡冷哼一聲道:“真是活該啊,六指頭家買了那房子也沒能留下,我們家被水沖走就沖走一個家,他家被沖走兩個家,白白的浪費了六十八兩銀子,只得住了不到一年。
這就是硬要把你們趕走的下場,人存良心天照應,沒良心的人,就不配得到什麼。”
凡寶偷偷看她,見其生得甚美,高鼻子大眼睛,健康漂亮,穿的也很好,可見在大伯家,女孩兒也倍受寵愛。
但她小小年紀,竟然能學到大人的話,說起話來邏輯清楚,面目一新,倒讓人覺得十分可愛。
林五囡也過得不錯,就是有一點小小的哮喘病,出生時就帶的,也不是很嚴重,不能幹力氣活,只能在家裡坐著做針線或灶上煮飯。
她也早已訂婚,定的是她阿孃家的一個隔房堂兄的兒子,那少年脾氣特別好,溫潤如玉,來這邊吃過幾次酒,凡寶見到過。
村裡人都是這樣的,都是定個娃娃親,長大了什麼樣子什麼性格也不知道,全都是盲人摸象,摸到什麼就是什麼,難以更改。
一般長大了反悔退婚的,多半都是男方讀書考上了秀才或者舉人,就不願意再娶個鄉下姑娘。
當然一般這樣的情況被退婚的姑娘也能迅速的嫁掉,有小時候家庭特別貧困,一直沒有訂婚的小男娃,長大以後家境有了改善,但是年紀也稍微大了,只能尋找被退婚的姑娘。
這樣往往兩人過得更好,將來會更加的幸福快樂。
因為兩人好像都被刺激過了,會更加的珍惜對方,各種遷就包容,慢慢的成為習慣,更加美滿那就是一定的。
林五囡很會說話,她知道祖母當初一言堂,做事不公正,讓二叔家分家時很吃虧,所以每次見到二叔家的人,永遠都是客客氣氣的。
她們也很給二嬸面子,姐妹倆坐了一個多時辰才離開。
她們離開後凡寶就急急忙忙的吃上了小喜餅,不是很甜,外皮酥酥的,因為不是很甜所以很好吃。
商家捨不得多放糖,因為現在糖特別貴,這邊不產糖,都是千里之外的邊境產的。
凡寶在春天的時候,將過年的抵門甘蔗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