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曾經滄海(第1/2 頁)
這時離洪水結束才只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田裡卻已經雜草叢生,蒲公英都已經可以吃了。
有些人家讓小孩子去撥野菜回來摻在玉米麵裡吃,廣闊的無谷可收的田野,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所有沒上學的小孩都在田野挖野菜。
村裡的牛這時候都去山地裡拉玉米了,就是不拉的也牽到山上去吃新鮮的玉米杆子,收糧食的時候不用放牛。
凡寶家玉米收完,葉子撕開後滿房前屋後晾玉米,還在洞子裡的石鐘乳上掛上玉米,石筍上也掛,這樣一來就不用搭架子。
也搭了些金竹竹杆在一些高一點的石筍上,將玉米留了葉子掛上。
光這一項工程都幹了好幾天,倆仿生人和娘倆一起幹。
三個小孩還小,但就是這時候非常的可愛了,不會罵人不會翻身,放在小搖床上乖得很,肚子餓了叫一叫就有吃的,吃飽了就呼呼大睡。
據說這麼小的孩子腦子還沒長好,需要很充足的睡眠長身體,所以一點不煩人,特別好帶。
玉米撕完倆丫頭就進星海境收靈谷,一天就用收割機收完,然後就是每天在倉庫洞府前扒拉著曬。
曬穀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不要下雨,不然瞬間忙得不可開交。
顧琴書也不問倆丫頭去幹啥了,兩人經常一會兒消失的無影無蹤,有時候又整天整天的待在仙人洞裡哄孩子。
這幾天又下了幾場雨,不過都是太陽雨,很快就過去了。
南靖府的官兵在忙著拓深和改直錦繡江,所有錦繡江有彎道的地方,都被攔出半條江,再將彎道修直。
這回之所以整個大壩子都被水淹,就是因為整條錦繡江曲曲彎彎的,很多地方被堵塞了,有些江面又太狹窄,被衝下來的破亂船隻堵住了通道,才導致水流不暢,越漲越深。
京都鎮撫使責成地方和官兵改造錦繡江,秋收以後又徵丁改造,所有參加錦繡江改造工程的徵丁,每人每天發三斤大米。
大家都忙著收玉米,收完要去應工。三斤大米在平常日子不算啥,但在這種可能一整年再沒有一粒米收成的時候,無疑非常提神。
人光吃玉米麵哪能成,做的不好還噎脖子,小娃娃天天吃更是不喜歡。
有不少生得高大的婦人都想去,到處打聽能不能去,後來說女的是可以去,但女的只能分到兩斤米。
大家的心思都活動開了:“兩斤就兩斤我願意,煮粥夠吃好幾天呢。”
“我也要去,收了玉麥種完麥子就沒事了,在家裡待著幹啥?當抱母雞麼?”
“凡寶她阿孃一抱抱一窩,也難為她們幾個是怎麼帶的,也沒聽說不好帶。”
“上回我從那裡路過去看了一下,可能那些小娃子知道自家爹不在了,人家不哭不鬧的,一個個像小豬仔一樣長的又好脾氣又摸和,一點不淘神呢。”
“越是缺爺少孃的娃,一般最後都會很聰明,很辣造。”
說來說去就是將凡寶一家編排個沒完才罷休。
整個村裡的人一聊天就會聊到她們家。
“嘿嘿,我們早幾年都沒有發現仙人洞其實放玉麥最好了,風不吹日不曬的,幹了以後磨出面來都要更香一些。
我們的都掛在外面雨打風吹,味道都吹沒了,以後都不好吃。
之前拿來餵豬,賣給烤酒的做酒,以後這一年呢只能吃了,沒得吃的時候野菜樹皮都要吃,別說玉麥飯,算好的了。”
“是啊早知道我搶先去住了,六指頭家買了凡寶家的大瓦房,開始還以為佔了個便宜,這回被衝得光溜溜的,只剩下一些殘磚爛瓦。
照我說呀這種孤兒寡母欺負不得,要不然老天都不會放過的。
誰知道人家娘倆是不是真的差點點了房子,說不定是被誣賴了。”
“沒誣賴沒誣賴,我們都拎起桶抬著盆要去救火了。凡寶小是小,也知道火不是個好東西,所以她打水澆熄的。小娃子挺可憐的,這麼小什麼都要做周全了!”
“她那個阿孃就是腦子清明也只會做衣裳織布,對了還會種菜,別的什麼事情都上不了手,田地之間更不用說了,一向是個嬌滴滴的人,外面的事情做不了半點。
還好人家有個有錢的小姑子,啥事情都可以大包大攬,真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遇上事還是會頂上。
曾經她那個二嫂剛來村裡的時候,兩家人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真的出了事情還是小姑子好!”
人們三句話不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