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還好沒大事(第2/2 頁)
蓋新房之前,蓋了三間乾打壘的屋子,硬是扛過去了。
乾打壘這種創意房,說起來是又省工又省力,房屋其實還不錯。
用木板做出模子,層層上遞,用專用的錘子,一個人就可以捶了。
把那種半乾不潮的有粘性的土,一層一層硬塞在模具裡,使勁的捶打,打到再也打不動。
這樣的牆非常的堅固,有的百年不倒。不少人家一直以來採用這種方法做院牆,還挺管用。
暫住屋石腳都不用,隨便一搞。
在這種家家受災,戶戶都需要重新搞房子的情況下,有些人家為了省事,就做一個普通的土掌房,或者做成乾打壘,一家人自己慢慢幹,幾個月以後也能造出房子。
但要想久住,一定要拿石腳,地下準備至少一丈深,真的是一丈,地上也基本石腳到樓層位置。
被沖壞的屋,有不少石腳還在的,前面扯個草棚子一樣能住幾年,窮人家甚至住一輩子。
其實鄉下茅房都採用掛泥草的形式,薄薄的掛上一層,兩遍不透就成了。
但做住屋不行,起碼得掛幾寸厚,不然樑上君子隨便捅個洞,把家裡的大牲口偷了,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呢?
凡寶想象中的江對岸那些人家,大部分也是搬到後面的山裡去了,因為他們都吸取了六年前的經驗教訓,村子才進水,就想盡一切辦法往山裡跑。
村子裡的人,幾個村子都會相互通婚,大家不是新親戚就是老親戚,只要有點關係,怎麼樣都可以借住幾天。
親戚之間會互相幫忙,住在山裡的人要到鎮上趕街,多半會在壩子裡的親戚家歇腳,吃頓便飯或者住上兩天。
像這種洪水襲村的事,山裡的親戚也會開放讓壩子裡的親戚家去避難,互相方便才是真的方便。
這邊的鄉下人比較富裕,起碼一半以上的村裡人都有牛車,要不然拉糞犁田就沒辦法。
哪怕家裡窮得經常揭不開鍋,牛是一定要有的,牛車的輪子都是幾塊厚木板拼起來,軸承也是木棒做成,走在路上啌嗵啌嗵的響,比較慢但穩當。
幾乎所有的小孩子都要放牛,不管是男孩女孩。牛不幹活了就要拉出去放,還一定要揹著一個籃子,割滿一籃子草回來,留作牛的夜草。
牛夜裡也要吃草的,馬兒也是,不吃就幹不動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