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傑的第一桶金(第1/2 頁)
10月1日,被任命為香山村村長的黃飛虎開始新官上任三把火。
黃飛虎原來患過眼病,眼上留了個疤痕,所以鄉親們都叫他黃四眼。他忐忑不安地拖家帶口來到這裡,本來是做好了聽天由命、任人宰割準備的。
華人一向逆來順受,擅長苟且偷生,有口飯吃就行。
但是他沒想到,一來就分了五百畝地。
他也不知道這裡的大當家為什麼看上了他,不僅給他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黃飛虎,還給他封了個官:香山村村長,說是相當於老家的保長。
周圍的鄉親幫他分析,也許是他老家的爹孃埋得好吧,墳上冒青煙了。
也許他剛來就瞎貓碰上死耗子,拉屎時發現了一隻在附近徘徊的一頭獅子,一銃放了過去,向大當家的顯示了自己的過人膽色……
不管怎麼說,他也算是又娶媳婦又過年,
黃飛虎沒讀過書,不知道士為知己者死。但是華人最知道感恩,誰能給口飯吃,誰就是衣食父母。
他找了根麻繩,繫緊褲腰,趕緊進入角色,帶領新來的四百個壯丁在螺絲河東邊的山坡上燒荒墾荒,以人為役,人拉力耕,儘快種下充滿希望的冬小麥。
香山村是處於海岸山脈餘脈之間的一塊不大不小的谷地,也許有兩萬畝,也許有二十萬畝,反正沒人認真量過。
螺絲河從中舒緩地流過,滋養兩岸的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周邊山坡上的景色美不勝收,野葡萄漫山遍野。大當家的說過,也可以叫這裡為美洲。
但是美景不能當飯吃。這裡的山坡比較舒緩,到處都是適合種植小麥的地方,比在老家種水稻省事多了。
所以大家還是更願意叫這塊土地為麥洲,小麥之洲,代表著溫飽,代表著移民們最樸素的希望。
大家都喜笑顏開,雖說這塊土地有些陌生,但是李老大給大家每一家免費分了足足五百畝地,還有一些農具。
唯一的遺憾,就是耕地的畜牲有點少,只有二十頭黃牛和三十匹老馬。
北麥有許多牛,比這片土地上的人都多,但是這些牛不是野牛,就是昔班尼肉牛,可以捉來當飯吃,不能耕地用。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難事,華夏老百姓一向以吃苦耐勞聞名,也可以以人為役,負犁前行,大不了今年先少種一點。
至於每人來到這裡的100元路費,大當家的也大氣地說了,等三年之後,大家有錢了再說。
大當家的也說了,如果中間他們立個功什麼的,這錢就會自動免去……
這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大當家的還說了,香山村是華人用勤勞的雙手,在麥洲大陸建立的第一個村子。這是黃飛虎個人的一小步,卻是華人在麥洲大陸的一大步。
黃飛虎不管他什麼一大步、一小步,拼命燒荒就是;也不管什麼大陸、小陸,用心開溝挖渠就是。
由於布朗又募齊了一百名水手,他原來那些海盜們又回到螺絲堡這個溫暖的海盜大家庭,整個海盜團隊又恢復到二百五十人。
因為他們從扁擔島帶來的那對獼猴兄弟或許想老家的親戚了,或者是水土不服,終於掛掉了。
唉,凡是創業,總得有人作出犧牲不是。如果人不願意犧牲,那只有猴子了。
布朗的帆船排水量只有三百噸左右,只需要50個水手,多餘的水手暫時也興高采烈地跑到這個海盜團隊。
所以這個團隊並不是二百五,而是三百。
讓海盜們高興的是,這一次,李老大終於不再折磨他們,逼著他們去種地了,而是把他們分成兩部分予以重用。
二當家馬布裡和三當家劉易斯各挑了30個年輕的海盜,組成了兩個排的民兵。
李約翰也從新移民中挑選了30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組成一個排。
李傑現在就重點指揮這個民兵連,開始按照後世的方法親自訓練。
什麼三大步伐、射擊、刺殺、軍體拳、單兵戰術……他都一項一項地落實,每天把這個民兵連訓練得跟死狗似的。
只要訓不死,就往死裡訓。
唯一和後世區別的是,就是大家沒有軍裝,都穿著破破爛爛又拉風的乞丐裝。沒訓幾天,連破衣服都沒得穿了。
好在那些船長從大清拉了不少棉布過來,可以讓移民中心靈手巧的媳婦、大嬸們幫忙做幾條遮羞的褲頭。
四當家的一餅曾經被李傑打成殘疾人士,現在也得到了大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