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戰再次一觸即發(第2/2 頁)
率領,主攻聖路由港,負責收復米西河對面的密州和阿州。
其中南路軍15萬人,由原南方軍隊統帥蘿蔔頭將軍率領,主攻新奧城,負責收復南方的路由州和得個薩斯州。
還有10萬娃娃組成的新兵,尚在訓練中,連槍都拿不穩,有的還沒有槍高,暫時只能作為全國的總預備隊。
麥力哥還派出一支支外交團隊到毆洲攻關,打著“血濃於水”的口號,希望得到毆洲各國的援助。
陰國人最先作出反應,組成志願軍到麥力哥參戰。陰國議會也決定,迅速向麥力哥出售一批新式火炮,遏制達科達的擴張野心,順便發點戰爭財。
正應了帕麥斯那個老色鬼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達科達也沒閒著,利用歸順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組建了一系列的後備兵團。
歸順的肖尼、喬克託、克里克等族土著人都和麥力哥都有著血海深仇,部落子弟紛紛報名參軍,成立了一系列騎兵和步兵部隊。
由於麥力哥的廢奴宣言成為一張廢紙,前來歸順達科達的黑人越來越多。達科達戰爭部又從中挑選了四千人,成立了布朗二團和三團。
這些黑人天生都是體育健將,體能充沛,適當訓練訓練,還是不錯的步兵兵員。
達科達後方的好多基建和生產都停止了,埃蘭人成立了科克步兵團,昔班尼人成立了鳳凰騎兵團,鋪路石人成立了萊茵炮兵團,一打利人也成立了紅衫軍營,華人又成立了香港步兵團、梅州步兵團。
左宗棠的兒子左孝威、劉阿生的兒子劉恩官、劉亮官等在達科達軍校海外班留學的學員也踴躍報名參軍,迅速將鵬城近衛營擴編為近衛團。
昔日的皇家叛逆、紅鷹公主終於懂事了一回,和艾麗絲公主各帶領一批救護人員,分別前往德州和泰州野戰醫院,救治傷員。
後方的鐵路、工廠、醫院迅速轉為軍用,兵工廠、船廠在全速生產武器彈藥,尤其是新型戰艦。
胡雪巖帶著他的胡慶餘堂加班加點地生產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紫雪丹等戰地防疫救治藥品。
生態部長林福祥樹也不種了,把鐵鍬一扔,組織人力專門向前線軍隊輸送輜重給養……
達科達現在完全轉入戰時體制,整個國家成為一部龐大而高效的戰爭機器。
大戰,再一次一觸即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