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孔明罵王朗(第3/5 頁)
來年春暖花開時,槐蔭樹下把子交。董郎夫啊,哪怕天規重重鎖,奴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但此時此景卻是:
應憐屐齒應蒼苔,娥瑛俱靠夫胸懷。春遊情真意難改,縱使霹靂難分開。
此時鄧方早將交州治所也就是首府遷到了番隅,即今天的廣州市。他晉見了桓侯,翼德命他將西部各郡的兵馬儘量向東邊集結,並抓緊時間訓練,整合將佐與士兵們的磨合。
鄧方情知桓侯已經要對江東下手了,他連連點頭答應。
翼德交待鄧方已畢,告別了鄧方,走水路由灕江經秦鑿渠北上,他站在船中,想起了當日南征的水師將士們,他不禁感懷,遂作詩一道,緬懷逝去的將士們。他當即吟詩一首,以慰先烈。
過江漓舊戰場有感
舟行緩緩逆波行,觸目荒途百感生。湘水無情流舊事,秦渠有恨訴悲聲。當年英靈遺恨處,如今荒蒿漫岸平。遙念英魂眠熱土,臨風酹酒祭哀榮。
他讓十八騎兄弟取出烈酒,緩緩的灑入江中,並高呼,“我大漢的勇士們,本公早已經平定了交州,懲治了首惡士燮滿門,現在你們的大仇已報,可隨本公魂歸故里了”!於是又作詩四句:
平州懲惡業已休,壯士血仇今方休,英魂隨吾返鄉土,山河換彩解新愁。
一行人順水來到了巴丘,他想到撤退到此被吳兵截殺的幾千將士,心中也是不甚感懷,也吟詩一首,告慰英靈:
巴丘懷故
巴丘悵望意難平,追懷舊事痛心驚。碧眼小兒欲吞象,周郎助紂胡亂行。數千精甲埋湘水,桓侯含恨告英魂,他日麾甲三百萬,踏碎賊穴祭英靈。
桓侯吟詩已畢,從者將酒水沉灑於江中,然後繼續前行,此刻的船行速度特別的快,真有“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勢,原來是一兩萬陰靈感桓侄祭奠之情,也是聽他的召喚,在暗中助起陰風,所以航速是平常船隻的十數倍,不但速度極快,而且非常的平穩,不多時便棄舟靠岸,向襄陽而去。
這時忽聽身後吶喊聲大起,“奸細休走”,桓侯等人回頭一看,原來是一群吳兵下船追來,馬步兵混雜,為首一將手執長槍率眾而來。要問來者是誰,且聽我一一講來。
原來這吳軍巴丘守將是孫權次妻徐夫人的兄長,叫作徐璋。官拜建羽將軍,駐守巴丘。這天他帶著五百多人分乘十餘條快船在水上巡江,忽然間有一條快船從船隊中衝過,在前面三里左右的地帶停泊,船上的二十餘人盡騎著駿馬,踏上了通往江夏的大道。他懷疑是荊州的奸細,連忙帶人向前追趕。
好在他的船隊也受到了陰靈的餘佑,也非常之快,而桓侯並非急走,終於被他們趕上。張飛等人聽見吶喊之聲,回頭看見了徐璋率領的軍隊,桓侯便欲交鋒。只見老大燕雲兒攔住了他說:“請主公護住二位夫人,這些矛賊就交予屬下兄弟,吾等多日沒有廝殺了,今天就讓兄弟們開開昏。張飛哈哈大笑曰“好!兄弟們,你們若有一人掛彩,就不是俺老張的生死兄弟,去吧,讓吳狗的鮮血來澆灌此地的鮮花吧!別讓老哥我失望喲!
燕雲十八騎大喝一聲“殺”。便向吳軍衝殺了過去。上文書中說過,這十八騎的裝備精良,並且武藝高強,臨敵經驗豐富,並且都是二流武將,最低的武藝也是靠近二流。個個都能爆發岀以一抵百的戰力。十八騎可敵兩千人,加上吳兵是正常的巡邏,也沒有帶上好的兵器,只是平常的那些刀槍。
所以頃刻之間,連徐璋在內的五百餘人便已作古。張飛一行人來到了襄陽,進大廳見到了關公,他向關公交談了此行的經過,並讓關公把荊襄的兵馬調往東部的地區集結。
他又北岀南陽、汝南。會見了關平,與呂蒙等人相見之後,交待他們好好防備汝南的曹仁、夏侯德等人,不可有絲毫的疏忽。然後取道東三郡轉回成都。
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桓侯圍繞著三州行了一圈,回到成都後,便去青陽宮中觀看張靈,張珊和夏侯涓煉丹,他眾女全神貫注,便攝手攝腳的走到她們的身旁,當她們功運丹成的時候,忽然把她們撲倒,壓在蒲團之上。夏侯涓聞著熟悉的氣息,也伸出雙手抱住了桓侯的脖子,並讓自己的胸膛與之搓揉。
這幾個多月的時間裡,隴西的戰場也發生了多次的戦爭,其中的細節怎樣,且聽吾從頭說來。再説曹丕聽了王朗的建議,召曹真前來商議,王朗把隴西的戰況向曹真介紹了一遍,並問曹真,“今蜀兵入寇中原,子丹安忍坐視乎”?
曹真跟隨曹操參加過漢中之戰。他被蜀兵打出了陰影,連魏武王都戰敗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