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古城團圓,關張重逢(第1/5 頁)
七律
戰火如風不息吹,驚散同林鳥自飛。先主無奈袁營去,恰似孤鳥投寒林。
雲長掛印又封金,千里單騎意氣巍。只有翼德多英武,據城精甲待兄歸。
古城重聚肝腸斷,相擁而泣淚溼衣。從此征程共患難,同創勳業載芳菲。
上回直接寫道關羽自嘆於路殺人,有失曹操恩義。他正往前行走,忽見一騎由北而來。來人高叫“雲長少住”。關公勒馬視之,看到來人乃是孫乾,他住馬問道“公佑何來?自從汝南別後,一向訊息如何”?
孫乾說道“自從上次將軍收兵回去之後,劉闢、龔都奉三將軍命令重新舉奪下汝南,滿寵滿伯寧棄城而逃。遣吾前往河北結好袁紹,請主公同商破曹之計。不想河北將士謀臣互相爭權,互相猜忌。袁紹多疑,主持不定。
孫某與皇叔商議,藉口求劉表相助,先求脫身之計,今主公已往汝南去會劉闢,龔都去了,恐將軍不知,再去河北袁紹處,那時反而不美。因此我來沿途尋找將軍,幸好在此相見,將軍可速往汝南與主公會合。
關公叫孫乾拜會夫人,夫人問其動靜,孫乾說因為關公連斬二將,主公被袁紹兩次斬殺,令幸脫身往汝南去了,夫人與雲長可去此相會。二位夫人皆掩面垂淚,關公依言不去河北,反向汝南而行。正行之間,忽然背後灰塵大起,一彪人馬急馳而來。為首的是獨眼將軍夏侯惇,只聽他高喊一聲,“關羽休走”。
真是六將把關身先死,獨眼攔路再相爭。
關公保二位嫂夫人往汝南前行,不料身後獨眼將軍夏侯惇又親率五百餘騎追來,他趕上了關公,大叫叫“關某休走”。關公讓孫乾帶上夫人先走,自己橫刀立馬站在原處,不過關公知道獨眼將軍是曹操的心腹之人,如動了夏獨眼,就觸發了曹操的底線。他眼望著夏侯惇曰“汝來趕吾,有失丞相大度”。
夏侯惇手指關羽說道:“丞相沒有行文沿途關隘,爾實屬私自逃投敵;不念丞相對你的厚恩,反而一路斬關殺人。你殺別人也就算了,可知秦琪是我的心腹。一點薄面也不留給我,我自然不會與你干休”!
當下言訖,挺槍望關公劈面刺來,雲長舉刀擋住,交馬兩個照面,忽聽一聲大喊“夏侯將軍不可與雲長交戰”!夏侯惇帶住長槍,關羽則按轡不動。來使掏出文書遞與夏侯惇。丞相念關公忠義,特令吾傳令沿途,不可阻攔關將軍。
原來曹操自從讓關公走了以後,率眾人回城。他也沒有想到什麼,只不過有些鬱悶。這時程昱來見到了他,二人提起關公之事,曹操長嘆一聲。程昱曰“丞相既念關長忠義,做了一個人情。任他離去,但應該再做一事,越發讓雲長感懷在心才行”。曹操曰“仲德說還應該做哪一事”?
程昱曰“雲長一路北行,沿途關隘必定要問他有無通關文書,而他拿不岀來,定然有阻;丞相可傳諭行文沿途,皆給關羽放行,雲長自會感念丞相大恩,他欠丞相的人情會更重”。
操曰“多感仲德良言,操幾忘懷”。方才派人手持行文曉諭沿途必須與關公放行,不得有誤!所以才有行者叫住夏侯惇之事。當下獨眼將軍夏侯惇問來使,“丞相知關某沿途殺人否”?來使曰“未知”,惇曰“丞相即然不知關羽闖關殺人,不可輕放。吾當擒住關羽,交與丞相發落”。
關公怒說道“我難道會怕你嗎”?當下拍馬舞馬,殺向夏侯惇,惇挺槍來迎,二人又戰十個回合。又有一騎馬飛奔而來,那馬上之人叫曰“二位將軍快快停手,不要再鬥了”。夏侯惇按住了長槍。問來使曰“丞相是下令生擒關羽嗎”?那使者說:“非也,丞相恐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特命令我通傳各處關防,“沿途不允許與關將軍交戰”。叫我通傳過關文書,讓各關隘與雲長放行。
夏侯惇問來使,丞相知道關羽一路殺人嗎,來人說曹操應該不知道。惇對來使說,即然丞相不知,應該將關某拿了交與丞相,是殺是剮由丞相定奪。他當即指揮手下人向前,圍住了關羽。
關公愈是憤怒,舉刀又與他戰了起來。只見後面一騎馬飛馳而來。馬上之人大叫“雲長,元讓休要交鋒”,關羽,夏侯惇舉目一望,原來是于禁於文則親自來到。二人各自勒作了馬。
原來曹操派出第二信使之後,于禁又去見了他。他問于禁,假若把關公換成是他于禁,沿途有將阻擋,會怎樣辦?于禁不加思索,直接回答他“一刀斬之”。曹操聽言,如夢初醒,他大叫一聲“文則速去與我通傳沿途關隘,不管關羽沿途有無殺人,皆不可阻擋,讓他們直接放人過關。畢竟該死已經死了,不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