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傑重聚,于吉之死(第3/3 頁)
孫策不聽,因眾人苦勸,才將于吉暫囚牢中,眾官俱散,陳震也回館驛安歇。孫策回府後,被母親吳夫人喚入後堂,問曰“吾知汝將於神仙囚禁,他曾多次醫治眾人疾病,軍民敬仰,汝不可加害”。
策曰“以乃妖人,不可不除,母親休聽外人妄言,吾自有區處”。乃喚獄吏將於吉帶來拷問。原來獄吏敬信于吉,沒有給他上刑具,及到孫策傳喚,才將他上刑帶見孫策,孫策見狀愈加憤怒,大罵獄吏,繼續將於吉收押在獄。
張昭等十餘人聯名保於神仙。孫策詰問他們,“你們都是知書達禮之人,為何不明事理?昔日交州剌史張津就是為邪教所誤,最終死於亂軍之手。我殺于吉,就是提醒你們,不能信妖道邪論所迷惑”。
呂範對孫策說他知道于吉會祈風禱雨,可以讓他一試,現在是乾旱時節,讓他求雨以辨真偽。當下孫策令將於吉解去刑具,讓他登壇祈雨,于吉無奈即沐浴更衣,取繩自縛於烈日之下,眾百姓聽說之後齊來觀看,人們阻塞了大街小巷。
于吉對眾百姓說,我的天數已到了,今天雖然能夠讓天下雨,但卻免不了自己一死,我只能以這場雨證明吾不是什麼妖人邪道,而是死於天數矣。
果然在午時,于吉果真祈禱來了一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個多時辰。但更觸怒了孫策,他不顧眾人苦諫,親手拔劍斬了于吉。
當下于吉頭顱落地,頸內衝岀一道濃濃的青氣向東北而去,而孫策還令將屍首號令於市,以證妖妄之罪。
看官老鐵們看到此處,也許會問孫策為什麼不顧母親與眾文武的求情,非要于吉一死呢,這裡有一典故。聽我一一講來。
原來光武末年,中山有一師徒二人修道,師叫褚齡,徒喚杜堅,受異人傳授到修煉之法,也是到處救人疾病,造化世間,杜堅見師傅並不收取分文,心下甚怨。人即生於天地之間,常年拼搏就是要弄此錢米,以育後人,如果是這樣清淡無為,那還這么起早貪黑有啥作用,因此師徒分歧。後來杜堅又弄死了師傅,獨自修成,他依舊為官民人等看病,雖然沒有勒索錢財,但人家拿給他,他也從來不據,幾次轉世才投生為于吉,早年得到太平經,學成了其中玄術,精於命數,善能知過去往來之事,所以他知道師傅最終會來報上世之仇。
褚齡因救民有功,受天帝眷顧,令他投生在江東孫家,取名孫策,為弟孫權打前站,享有諸侯之尊。也報被徒杜堅謀害之仇。所以孫策不顧眾人之諫,堅持殺了于吉。
其實應該是孫策身為一方有作為的諸侯,而於吉在他的轄下頗得人心,已經挑戰了他的權威,因為任何人個肩負大任的人不能允許別人的威望超壓自己,如果於吉若有異動,只須振臂一呼,他在江東的地位會及及可危。
于吉死後,陰魂不散,在孫策府上騷擾,把孫策弄得形容憔悴,他也自知命不久矣,當即把二弟孫權叫道榻前,吩咐他執掌江東,孝母待弟。並對他說擴充套件疆土,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爭衡天下,孫權遠遠比不上他;但是知人善任,舉賢任能,從諫如流,保守家業他也不如孫權。要孫權念父兄創業之艱,好生保守江東。當下將江東印綬遞與孫權。並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委周瑜,只有周瑜才得讓江東立於不敗之地,並叫老將韓當,黃蓋,程普好好的協助周郎以保江東。
然後又對妻子大喬說了一些情話,讓大喬叫妹小喬轉告周郎,好生扶保孫權管領江東。最後用手在妻子的俏臉上摸了一下,雙目緊閉,嗑然長逝。要知孫權怎樣接管江東,請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