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臣勝君敗下(第3/4 頁)
南郡方向而去。
當下張飛也帶人返回江夏,途中,他與孔明並馬而行,兩人也邊走邊談,孔明問他道,想不到你會輕易的放走曹操,張飛說不放他不行呀,沒有他壓住北方,北方再起紛爭,對天下萬民來說又是重新落入諸侯的混戰之中對我們沒有好處,只有讓曹操控制住北方,才能牽制住江東。在這方面上,兩個人的想法一致,孔明問他今後該怎麼辦,張飛回答說,按你隆中規劃的路往前走,等到我們佔有荊益,經略西南,再沿江東下收拾江東,最後才再調南征北,然後讓天下趨於一統,重整大漢河山。
曹操回到南郡後,交待好曹仁等人,要他們好好的守好南郡,自己回許昌去徵調兵馬,再圖江南。
東吳周瑜自從赤壁大勝之後,乘勝帶兵攻取南郡,想一統荊襄,孫權則親自帶兵攻取合肥,合肥太守蔣濟帶兵死守城池,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久攻不下,曹操又派張喜,樂進等人率兵來助,一天蔣濟故意放岀了一個信使,偽裝從許昌而來,被吳兵抓住押見孫仲謀,在孫權的反覆盤問之下,信使終於拿岀了偽造的文書遞與孫權,孫權拆開一看,是樂進寫與蔣濟的書信,信中要蔣濟再堅守幾日,他和張喜帶的六萬援兵分成兩路,很快就能到合肥城下,並約蔣濟裡應外合,夾擊孫權。
孫權又向使者詢問了一些細節之後,與眾文武官員商議,以陸績,張?為首的文官認為趁張喜,樂進的援兵未到,馬上撤回吳地,這就是赤壁之戰期間的君敗臣勝。即曹操大軍敗與周瑜指揮的孫劉聯軍,而統有大兵十萬的孫權卻敗於僅有不到二萬人的合肥新任太守蔣濟。
縱觀三國時期的三大典型戰役,赤壁之戰居中,它是歷史軍事史上的一顆明星,照耀著歷史上的一方天地,為歷代兵家研究軍事提供了許多的借鑑,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計,在赤壁之戰中就岀現了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調虎離山計,渾水摸魚計,瞞天過海計和無中生有計,以及將計就計。
我先逐條說計,一,反間計:
周瑜利用蔣幹來訪,任由他盜走一些假的信件,讓曹操誤以為真,枉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致使水軍的實戰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雖然曹操並不喜歡這二位降將,但必竟損失了水軍的綜合實力。
二,苦肉計:
周瑜利用蔡中蔡和的詐降,故意在他們面前偽裝與黃蓋不和,黃蓋以下犯上,被周瑜毒打。然後黃蓋假裝懷恨在心,向曹操詐降,並由蔡中蔡和證實,使曹操信以為真,為之後的火攻開了方便之門。
三,連環計:
周瑜先使反間計讓曹操誤殺了蔡中蔡和,又與龐統合謀,由蔣幹引薦與曹操,巧施連環計,讓曹操用鐵鏈把大船栓死,使曹操的戰船遇上火攻時無法散開,讓火勢得以維持並迅速蔓延。
四,調虎離山計:
事前周瑜與諸葛亮利用間諜向曹操傳遞假訊息,讓曹操相信江東糧食輜重不足,難以久持。並且軍心動搖,誘使曹操認為江東一戰可下,親自帶兵直下江南。離開堅固的北方保壘,進入了聯軍在赤壁布好的火攻陷阱,導致失敗的開始。
五,渾水摸魚計
黃蓋的詐降使曹軍的戰船陣營大亂後,劉孫聯軍利用曹軍混亂之機,迅速派出了若干支小船隊混入其中,竊取了一些機密,並製造混亂,並在混亂中消滅了一些小股船隊。繳獲了大量的軍需物資,增強了自身軍隊的戰鬥力。
六,瞞天過海計:
黃蓋獻降時,在船中準備了一切引火之物,如魚油,枯草,硝煙,蓋布等用布縵遮蓋,使曹操認為黃蓋是獻糧投降,未料到船中盡是易燃物品,在離曹操大營不到二里時順風舉火,讓曹操措手不及,來不及及時想出對策。可謂瞞天過海。
七,無中生有計:
周瑜故意在蔡中蔡和麵前顯露出將帥不和以及糧食輜重不足的狀況,使曹操認為有機可乘,而放鬆了警惕,使火攻之計得到了圓滿的施行。
另外周瑜識破了蔡中蔡和的詐降計,並來了一個將計就計,讓二蔡配合了蔣幹做出了一些故意讓曹操看到一系列的虛假情報,誘使曹操連連中招,致使在赤壁大戰中丟盔棄甲,損兵折將,短時間內無法再圖南方。
而曹操作為軍事上的統帥,也犯了一系列的錯誤,他佔領了荊襄之後,野心過大,沒有先剿滅劉備集團,而是威逼孫權,讓東吳堅定了與劉備聯合的決心。
對於黃蓋的詐降,由於二蔡的及時誤導,他沒有進一步核實黃蓋投降的真實程度。就選擇相信了黃蓋等人。
沒有考慮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