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 > 第49章 一攻一守

第49章 一攻一守(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立淵傳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唐小醫師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說“吾怎能加害他們母子,我若那時真的做了荊州之主,但凡不願意跟隨我的人,至少都能跟劉琮母子獨守一郡,以養天年”。張飛接著說“要是以後人們跟著劉琮造你的反,兄長將會怎樣?

劉備回答說,吾也會盡力善待他們母子,至於他身邊之人,當棄之。張飛接著說,這就是劉荊州死不瞑目,責怪你的原因了,兄長你當時若是接管荊襄,劉表不至於氣火攻心早亡;而你只要誅逐蔡瑁,張允,蒯越等首惡,劉琮母子現在是活得好好的,他們母子就不會被于禁帶人劫殺於路途之中了,兄長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劉備默然,沒有說話。龐統又進言曰“主公之想法,原也沒錯,不過在離亂之時,用兵爭勝,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如果拘於常理,就會寸步難行,拖延時日。所以該當從權之時,亦須權變,這方面我和翼德想的一樣。而且對弱的採取兼併,對於強橫昏暴之人可以以強勢的手段讓他得以改正,不失為一種策略。

所以把殘暴昏暗的人收服之後,再派人實施新的政策,正和上古的商湯和周武王的策略一樣,等到事成之後,可報之以禮,封他自守一國,也沒有喪失大義。劉備正在沉思之中,沒有立刻回答。

諸葛亮也說:“如今西川的這種局勢,跟當初的荊州事變是一樣的,假如讓曹操張魯收取了西川,東吳又來索取荊州,我們該怎麼樣辦?那時上不成、下不就,真的就是進退兩難,悔之晚矣”!

桓侯又下猛言,他說“兄長,一旦曹操張魯奪佔西川,我們倒可以苟延殘喘。可是劉季玉又將重蹈劉琮覆轍,那時你們漢家劉氏宗族又要損失一支族人了,是不是你們老劉家人丁興旺,活一族與少一族都無關係呀?

三人輪番諫勸,玄德方才如夢初醒,他說“你等金石之言,吾當銘記於心,特別是三弟的當頭棒喝,便使為兄如夢初醒”。於是令人叫來雲長,大家商議起兵西行。

飛曰“荊襄重地,必分重兵守之,否則,西川尚未到手,荊襄又失,我等將無處安身”。玄德與孔明都深以為然。桓侯接著說“兄長與二兄及孔明軍師留守荊州,吾與龐軍師,賈文和下川。當下商定將兵馬一分為二。荊襄有四十餘萬人馬,我帶十六萬出去,剩下的留與你們把守荊襄。

蜀公劉備與諸葛孔明,關羽,趙雲,文聘,臧霸,徐晃,楊奉等人留守荊州;桓侯張飛為主帥,龐士元,賈文和為軍師領兵出征西川。桓侯當時下令,老將黃忠為左先鋒,虎賁中郎將魏延為右先鋒,每人領偏將十員,大軍一萬先行出發。並請出了天子敕封劉備為昭烈蜀公的那一道聖旨隨行。

令甘寧,領軍一萬兵馬在後軍督運糧草,令劉封關平為護衛,帶領太史慈,高順等正偏將佐五十餘員,起大兵十五萬,並差人去太醫院調出那六百名醫務人員隨軍出師。令蘇飛帶兵保護醫務人員,張飛再三對蘇飛強調醫務人員的重要性。最後吩咐出兵遠赴西川。令法正返回歸報劉璋。劉備與孔明總守荊襄;關公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趙雲留屯江陵,鎮公安。徐晃領四鎮巡江。文聘鎮江夏,臧霸坐守夏口,這時廖化引一軍來投,先主讓他與關公一起留鎮襄樊以拒敵曹操。

建安十五年秋末,即九月二十一日甲寅,十二公辰為定日,時值黃道,正午時,只聽襄陽城中西門內大炮連響三十六下。張飛下令全軍向西川進發,一路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有一段順口溜贊張飛軍隊的威武壯況:

炮響三聲天地震,號令一聲起三軍。大小三軍一齊進,桓侯出了襄陽城。前有魏黃親導引,後有甘寧押糧人,十五萬兵多齊整,翼德獨自掌三軍,青旗東方蒼龍陣,朱雀南方火焰兵,西方庚辛白旗引,又隨北方皂旗軍。中央黃旗戊己土,龐賈相陪鎮中軍。一路行程來得快,大軍離了襄陽城。

剛進川口,有孟達接著,拜見桓侯,報說劉益州令某帶兵五千來接大軍,再說劉璋得到法正報告,他下令發文書給沿途州郡,供給一應錢糧。劉璋深知張飛不比一般將領,他可全權代表劉備,當下不敢怠慢。親自岀涪關來迎接張飛,並下令衣甲旌旗務要鮮明。黃權諫道“主公若去,必將一去不復返矣,勢必被張飛所算,黃某食祿多年,不忍主公遭人所算,請主公收回成命,休去涪陵,更不要去迎接什麼張飛”。

張松對劉璋曰“黃公衡此言乃是離間主公與劉皇叔的宗親情誼,若張翼德將軍生氣,勢必返回荊襄。吾問黃權,汝若能擋得住曹操張魯,保住益州之土不失,那請主公立即斬我之首,以絕劉備;若無能保守西川無恙,請勿復言”。黃權無言以對,他只能跟著、眼看著劉璋帶著糧食輜重,與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套路那個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