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白衣渡江,下(第4/4 頁)
疑,當下決定暫留在潯陽江畔,共同見證偉大的時刻。
張飛天網布署已定,就是等呂蒙來投網了,他還與呂蒙打賭,說呂蒙會升為大都督,會白衣渡江,當時兩個人也曾擊掌為誓,張飛但有所言,呂蒙不敢不從!也就是說這個坑是十多年桓侯就“掘坑待虎”了。
最終還是東吳慢了一拍,人家全部皆佈置妥當了,呂蒙和陸遜才開始了他們的計劃。當陸遜得知關羽又抽調荊襄了的守兵北圍汝南,心中大喜,馬上上報吳侯孫權,碧眼小兒也很是高興。
他與呂蒙商量,決心派呂蒙帶心偷襲荊州,他對呂蒙說道,關羽果然調走了大量的荊襄守兵北去,現在可以實施攻奪荊州的計劃了,卿可和吾弟孫皎同領大軍前去如何?
呂蒙對他說,當初周公瑾與老將程德謀併為都督,一切大事都取決於周瑜,而程普自認為是老臣而居於周公瑾之下,頗不和睦。後來是見了周郎之帥才,方才敬服的。現在呂蒙才遠遠不及周郎,而孫叔明之親遠勝過了程普。恐我們無法協調,於主公不利。主公若認為我能勝任就由子陰帶兵前往。如果認為孫皎可行則可任他為將。呂蒙也會在的帳前聽命為主公效命的。請主公明斷!
孫權當即獨任呂蒙為江東兵馬大都督,總制江東各路人馬,令孫皎在後為接應,並充當後勤押糧官。於是呂蒙點起十萬大軍,並帶了周泰,周平,韓當,韓集,丁奉,徐盛。潘璋,朱然,蔣欽,孫桓,謝旌,李異,譚雄,崔禹,馬忠,夏恂等將,大少船隻五百餘條。將會水者扮作商人,盡穿白衣,在船頭船尾划船搖櫓。卻將精兵伏於船艙之內,一面請吳侯調兵以為後援。
一面令人致書曹操,令進兵纏住關羽。一面打發行人先傳報陸遜,再打發白衣人,駕快船往潯陽江而去。晝夜不停,直抵北岸。剛過去的人馬上就被沿江烽火臺的守兵盤問,只見身著白衣的吳人回答說“我們都是客商,在江上往販一些貨物維持生計,因為在江上遇上了具風,無奈在此暫一下。望總爺行個方便,等風停之後我們便行”。並送上了許多財物給守烽火臺計程車兵們。
軍士信之,遂任由吳人靠江泊船,當夜二更時分,船中的精兵齊出,在下層將校的帶領下,將烽火臺上計程車兵們全部縛了,押了下去,並將號旗連展了數展,前鋒船隊上百條船上計程車兵們俱起,將緊要之處烽火臺中的守軍全部拿下,押下船去,並發動訊號,招後續大軍渡江。
東吳渡江的訊息早有細作報與了離潯陽江畔四十里的張飛,他與臥龍鳳雛正在營中飲酒,嚼著雞腿,煮著豬肘子,他叫細作暫不要驚動吳人,讓他們放心的渡江。張飛看著鍋裡的豬肘了,他又開始捉摸如何再坑陸遜,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若在拿下陸遜和諸葛大郎,(既諸葛瑾)。碧眼小兒便無人可用了!
當年桃園兄弟三顧茅廬之時,最後一次徐元直也在場,諸葛亮與漢中王隆中對策,桓侯便提出了東和孫權的疑問,認為荊襄一旦出兵宛、洛之時,也是孫劉翻臉的時間,力主把東和孫權改作嚴防孫氏。雖然孔明在其中見到了桓侯的智謀非凡,但他不信會像張飛預判的這樣。當他聽到細依報告吳兵偷渡江時,心中也不免震憾起來。
我的天菩薩,這個張翼德難道是神佛附身嗎。前十幾年他就看到了今天的一切,難道他真是天下最著名的棋手,而芸芸眾生皆是他的棋子嗎?唉,這個涿郡屠夫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孔明讚歎歸讚歎,可是吳兵的行動並沒有停止腳步。要知張飛如何收拾呂子明,下文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