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決戰漢中(第1/3 頁)
戰漢中,曹劉三軍意相同,意相同。旌旗招展,疾馬嘶風,百萬大軍操戈矛,劉備曹操展奇謀,展奇謀。開疆拓土,樹我雄風。
上文書說道魏王曹操統五十萬大軍來取漢中,張飛與臥龍鳳雛力主劉備親征,以漢中王對魏王,帶二十五萬人馬加上漢中魏延,馬超,黃忠的人馬二十餘萬,也就是四十五六萬對五十萬在漢中決戰。
建安二十三年冬月初十日,曹操率大軍出了關中。直逼漢中,他在總路口上紮下大營,召集了眾帳下文武商量從何路進兵。只見魏王坐在中軍寶帳,寶帳正中的帥案上鋪擺著漢中地形圖,哪裡有一座高山,哪裡有一條河流,哪裡有一道峽谷,各處都有什麼關隘圖上的註解分明。
曹操坐在正中的椅子上,他披著大紅袍,頭頂天子流蘇,腳蹬步雲履。他盯著地圖,用眼一掃帳下文武,問眾文臣武將曰“聽說張飛調派了馬超,黃忠,魏延帶重兵守禦漢中,黃忠在荊州時曾在長沙太守韓玄手下幹過一番,曾和關羽單挑過。魏延得劉備張飛信任,派守漢中,想必也是能力岀眾,而馬超的手段大家是知道的。你們說說看,該要怎樣進兵才能挺進漢中,進取西川?
只見荀攸站起身來,向前跨了一步。他身形清瘦,目光銳利,神色也非常鎮定。操曰“公達有何奇謀?可讓大軍直下漢中”?
荀攸曰“啟魏王,若依吾看,我們可以分成五路,由夏侯淵將軍帶領杜襲,孫觀,孫霸,太史琳,孫成帶領大兵十萬,從祁山路進軍,對抗馬超;夏侯淵將是西線統帥,熟悉西地的地形,祁山地形複雜,山路崎嶇不平,但夏侯將軍久居西地,必然有所瞭解,由他牽制蜀兵西側,而進取定軍山,天蕩山”;
曹操略一點頭,眼中流露岀讚許之色,他對荀攸言道“公達繼續往下說吧”。荀攸接著說,“差曹真為主將,帶領秦朗,朱靈,陳沖,司馬文達,帶領十萬大軍,由陳倉道口正面進攻,由散關挺進漢中,吸引蜀軍主力,陳倉道比較平坦,利於大軍進行我糧草輜重遠輸方便。再讓曼成協助曹真將軍行兵。
叫曹休帶王雙,常雕,桓義領一軍從斜谷而進,突襲穿插入漢中的腹地。以打斷蜀兵的部署,攻打陽平關。只見他不慌不忙,調派人馬前後有序。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過的。
令大將軍夏侯惇帶上曹純,樂進,郭淮帶領騎兵由子午谷突然襲擊,攻略蜀兵後方,意在擾亂蜀兵部署。子午谷地形奇怪,乃是冒險之地,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魏延等人必定料定我們不敢從此冒進,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他說到這裡,用眼掃了一下眾人,見眾人沒有說話,才繼續對曹操說道,由大王自帶第五路人馬,與仲德,子楊,以及司馬仲達和眾將官居中排程,平行推進,然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可能讓蜀兵顧此失彼,最終佔領漢中。曹操問其它眾謀士可有補充的地方不?見眾人沒有反對,他哈哈大笑起來,“公達與吾想法相同,諸位既然沒有異議,就按公達的主意調兵遣將吧”。
“妙才,你責任重大,萬事一定小心,休要輕敵,勿辱妙才二字”。夏侯淵忙對曹操一抱拳,聲若洪鐘一般,“魏王請放寬心,臣自當謁盡全力,不負大王的期望”。當下各軍按照部署,眾將各自領兵出發。
這時蜀兵也已經到了葭萌關。劉備召集眾將商議抵禦魏兵之策。大帳之內也是氣氛嚴肅,眾將亦鬥志昂揚。只見桓侯對大家說“曹操礙於華容協議,沒有侵犯蜀中,這次由於主上稱王,觸發了他的神經,所以十年之期已滿,他動兵也不算失信於我們,現在據探馬報來,曹阿瞞動用了五十萬大軍,並許多的名將。
不過我們的陣容也不比他們弱!馬孟起,黃漢升和魏文長計程車們合起來靠近二十萬,我們從成都各地呼叫了二十五萬兵馬。也就是四十五萬對五十萬。因此大家有沒有戰勝曹魏的決心”。
滿營將佐齊聲答應“有,漢中王必勝,主公必勝”!張飛接著說“但是我們決不能大意,各位將領必須多派探馬、斥候。儘可能的摸清敵人的動向,兵力的部署情況,只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不知眾位可有破教之策”?
法正指著地圖說,“按現在的這個局勢推斷,敵人有可能會兵分五路,一路從祁山而來”。
這時馬超,黃忠,魏延也奉令來葭萌關共議軍機。魏延插言說,”如果我們北伐,會以主力部隊走祁山大道而進,因為此路平坦,可進可退。但是可以讓一猛將帶一支部隊出子午谷,讓一萬人馬在後面運用糧食輜重,以供給全軍。而敵方的守將會認為子午谷狹窄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