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秋家宴(一)(第1/2 頁)
讀書、練劍、騎射,這樣的日子,很快過去了幾個月。這幾月裡,楊雲的劍術和射術都進步不小。在勤於鍛鍊以及藥物滋補雙管齊下的作用下,他長高不少,身體也開始強壯起來。
再過幾日,就是中秋。按照慣例,中秋夜時,涪皇會安排一次家宴,所有皇室子弟和一些重臣及子女都會參加。而這次家宴後的兩個月,楊雲就會滿十四歲。在涪國,十四歲就算成年,屆時,楊雲就會離開皇宮,去宮外立府了。
馬上就十四歲,楊雲的壓力很大。現在涪皇快滿六十,身體倒還硬朗,但世事難料。如果有一天,涪皇撒手人寰,那麼,皇子們能否和睦相處,是個大問題。
如果真的發生什麼變故,自己該如何自保。想想現在,涪皇尚在,目前都是危機四伏。真到那時候,那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八月十五夜,皇宮中燈火通明,偌大的皇宮花園中坐滿了人。涪皇今日心情十分高興,特地多喝了幾杯,臉有些紅,把旁邊的高公公急得連連勸阻。
酒宴已經舉行很久,涪皇揮手叫退了助興的歌舞。旁邊的高公公心領神會,馬上站起來大聲道:“諸位,我大涪國尚武,對這些鶯歌燕舞的東西不感興趣,陛下的意思,我們還是來看看我大涪這些青年才俊,這一年來武藝增長如何吧!”
在場眾人聽了高公公的話,並不覺得意外,因為這已經是慣例了,眾人對此早有準備。
“就讓我先來拋磚引玉吧!”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結實少年站起來大聲說道。眾人轉頭看去,原來是晉王司馬權的長子司馬照。司馬權本是大晉王朝最後一任幼帝,三十二年前將皇位禪讓於大涪太祖皇帝楊遠,被封為晉王。這晉王本是楊雲舅舅,但這人做事總是小心翼翼,終日喜好唸經誦佛。為了避免涪皇觸怒自己,所以很少和楊雲母子接觸。
司馬照手持一把大刀,在手中舞得呼呼生風。他身材魁梧,刀法走的剛猛霸氣路線,一套刀法極具觀賞性,不一會便博得了一陣掌聲。身材有些臃腫的晉王司馬權飲了一口茶,靜靜地看著遠方,好像兒子的表演與自己無關。
“看著好看,不實用,戰場上應以取敵性命和保護自己為主。”聽見楊雲詢問自己,一直站在他身後的戚威說道。
接著上場的是兩個年紀二十許的青年,這兩人楊雲認識,一個是太師紀相然的孫子紀剛,另一個是國舅、懷化大將軍李悅的兒子李泓歷。這兩人看來是老對手了,一人一把長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大涪帝國尚武,所以男子大多習武,而今日這場面,涪皇和好些朝中大員都在場,這些貴族子弟們怎麼會放過展示自己的機會呢?所以,大多數人都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或對戰,或單獨表演,整個花園中,不時有喝彩聲傳來。
“十三弟,聽說你這段時間也在勤練武技,你也給大家展示展示,讓我們大開眼界吧!”
楊雲抬頭一看,原來是九皇子楊勇,他和二皇子楊獻一樣,為皇后李婉所生。今年二十五歲,一年前因處置泉州水患有功,被封為齊王,是封王皇子最年輕的一個。這楊勇,平日裡最瞧不起楊雲,經常對他冷嘲熱諷。
楊勇這話一出,把許多人的目光聚集在楊雲身上,有人還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大家都知道,十三皇子自幼體弱,幾乎不會什麼武技,以前從來不敢下場打鬥。
“老九,你就別為難十三皇了,你看他那風都能吹倒的樣子,都是自家兄弟,難道你忍心見到他自己將自己傷到。”說話的是三皇子譽王楊光,他這話表面好像是幫楊雲說話,實則讓楊雲更為難堪。
“既然幾位皇兄要看,那愚弟就上去獻個醜!”聽到兩位皇子的話,楊雲沒有表示絲不滿,從位置上站起來,慢吞吞地向場中走去。這一下,反而讓在場眾人大吃一驚,沒想到從來弱不禁風的十三皇子,居然真敢往場上走。
“呵呵,聽說十三弟這些日子苦練武技,一定長進不小吧!一個人舞著也沒意思,不如愚兄來陪你玩玩吧!”楊雲身邊不遠處,一個聲音突兀地傳來。
大家轉頭一看,只見說話的是十二皇子楊延,此子是齊國公主萱妃趙芝所生,只比楊雲大十幾天。楊延從小好強,楊雲從小到大沒有少受他的欺辱。
看著楊延站了出來,有些對楊雲同情的人暗暗搖了搖頭,覺得這楊延肚量太小,每年一次的中秋家宴,都不願意放過楊雲。而坐在最上首方的涪皇,臉色也沉了一下,但隨即恢復了笑容。
“老十三,你身子本來就單薄,前不久還受了重傷,我看你就不要上場了,到時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