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十三皇子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破局

第一百八十八章 破局(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洞縣當縣令的鐘文睿都不如。

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吳縣有兩大實力雄厚,又互不相讓的兩大利益集團。

楊縣這地方,起名的原因就是這裡,姓楊的人特別多,楊姓人數佔了全縣人口近一半的。這些人多半沾親帶故,形成了一個偌大家族。

在楊縣楊姓百姓中,族長是這裡權力最高的人。至於外來的縣衙官員,他們根本沒有打上眼裡。

這裡楊氏一族本來就十分霸道,先皇楊遠奪取司馬家江山,建立大涪王朝之後。楊縣的楊氏一族,千方百計跟皇族扯上了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從此以後,他們就變得更加囂張了,以皇親國戚之名,在吳縣作威作福。

而一些外姓人口,實在忍受不了楊姓一族的欺凌。於是他們也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勢力,取名為“合一會”,與楊氏一族分庭抗禮。

楊縣產鹽,因為食鹽是所有人都必須的物品,所以採研是暴利行業,錢又不擔心銷路。

所以,這些年來。合一會和楊氏一族為了爭奪楊縣的幾個大鹽井的開採權,沒有少發生摩擦,還進行了好幾次的大規模爭鬥。

在利益面前,兩邊互不相讓,打得不可開交。最後,雙方都死了不少人,由於他們提前打通了各種關節,官府也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策略。

雙方都損失了不少人手,結果都沒有佔到多少便宜。最後兩方的首領看到這樣也不是辦法,又坐在一起進行和談。

最後,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終於達成了協議,將這裡的大小鹽井全部瓜分。

就這樣,楊縣眾多的鹽井,每年開採的鹽就被這兩個勢力所壟斷。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兩個勢力集團中,使得他們實力越來越強大。

到後來,他們的實力遠遠超過了楊縣縣兵的人數,掌握了楊縣許多事務的主動權,使官府成為了擺設。

他們派出人維護縣城的治安,為了方便把鹽送出去,還修繕了縣城得道路。後來這兩股勢力又用銀子和楊家皇族的身份,使得各級官員對他們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久而久之,縣衙的官員也適應了這種生活,什麼都不做,可以得到朝廷的俸祿,也會得到兩股勢力給他們的紅利。

姚俠帶著人來到楊縣的時候,這裡的官員萬分不捨地完成了交割。

等姚俠徹底接管縣衙的時候,發現他們所有的政令,不僅楊縣的百姓愛理不理,連縣衙的差役都不願意去執行。

到最後,這裡的一名老師爺才告訴姚俠在楊縣當官的潛規則。那就是不管事,不惹事,自有銀兩進包裡。

這樣的局面,當然不是姚俠想要的,他接管縣衙之後,深知這裡大量食鹽所產生的利益,對急於想要增強實力的楊雲是無比重要的。

他費盡心思,想要從這兩股勢力中,把嚴謹的控制權收歸縣衙,卻發現這一卻勢如登天。

剛透露一點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和兩股勢力的人進行交涉,縣衙的所有差役第二天全部終止上差,讓姚俠成了光桿司令。

而楊雲給姚俠所配的這名縣尉,領兵作戰還行,處理這些事情,沒有任何經驗,根本沒法給姚俠帶來有效幫助。

不僅這樣,姚佳佳帶著縣衙的人來到縣城之中時,縣城的老百姓們的臉上。都帶著毫不掩飾的憎惡之情,彷彿姚霞等人奪走了他們最心愛的東西。

所以,在來到楊縣的這十幾天時間裡,姚俠和他手下的人雖然花了很多功夫,工作卻沒有任何進展。

聽完姚俠的話,楊雲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等人在進入楊縣之時。老百姓們臉上會露出那一副,愛理不理的神情了。

本以為石洞縣那邊的情況已經夠糟糕了,沒想到這相對富庶一點的楊縣,居然是這樣一副更糟糕的局面。

對於楊縣這樣的局面,縱使見多識廣的楊雲,一時間也想到太好的辦法。

透過協商,讓他們交出鹽井的控制權,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透過武力強行收回的話。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據姚俠介紹,楊縣的楊姓家族,和外姓所組成的合一會,為了守住自己的鹽井,都招募和訓練了數千鄉兵,兩股勢力的鄉兵加起來。足足有一萬四五千人。

而楊雲若要強行收回鹽井開採權,就只有從吳縣調兵。而吳縣的縣兵,除了要留守縣城的,能夠派出來的也就一萬人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