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意亂秋夕月 心驚錢塘潮(第3/5 頁)
點求生慾望,顯出氣勢絲毫不輸隋兵。只一眨眼兩軍便已戰作一團。宇文博靠近義軍後背之時,義軍正與前頭隋兵酣戰不分上下,亦是無人注意到他這路人馬。也就此時正面魚俱羅主力部隊身後燃起一縷烽火,青煙直貫雲霄,宇文博見狀,知道時機已至,他便操起手中金杵,大喝一聲,一馬當先,突入敵陣,其隨行將士,亦是紛紛抖擻精神,勇往直前,陷銳衝堅
此前劉元進於江南連戰連捷,不足數月便能先後控制吳郡、會稽、建安等地,皆因江南民心不定,各地郡守又是無心戀戰所致,即使他於長江上對陣魚俱羅水軍互有勝負,甚至略處上風,也是由於軍中江南人遠較隋兵熟識水性,善於操船之故 但眼下於旱地上布開陣仗,真刀實槍地碰硬作戰,義軍戰力相較久經沙場的隋軍主力,終究略遜一籌。此刻義軍正全力應付魚俱羅主力,憑藉一股志氣,尚且能勉強抵抗,可膠著之間,忽逢宇文博縱兵掩擊其後,居高臨下突殺過來,橫衝直撞,所向披靡,不久便打散義軍陣型。隋軍前後交攻,義軍陷於劣勢,慌亂一起,士氣便開始動搖。但劉元進卻早已有所準備,他於中軍指揮禦敵,見此情形,知道撤退時機已至,當即率眾且戰且走,依約往東北南陽方向後撤。
但人算不如天算,這邊隋兵猛攻之中,眼見義軍氣餒怯戰,個個精神抖擻,踔厲風發,越戰越勇,一路掩殺其後,緊纏不捨。魚俱羅父女正在中軍,見義軍潰態已現,亡走東北,知道那裡有錢塘水攔路,劉元進過去只是死路一條,魚俱羅又怎肯放過擒殺他大好機會。但聞魚俱羅一聲令下,隋軍兩翼金鼓齊鳴,轟烈聲中,乍起沙塵漫天飛揚,又是兩路騎兵橫撞出來,追亡逐北,其鐵蹄蹂躪過處,義軍兵將東倒西斜,人仰馬翻,哭爹喊娘,其慘狀何可勝言。
隋兵追殺一日,直至晚間,義軍損兵折將,死傷過半,剩下的都已被逼到錢塘水畔,困於南陽東北一片高地上面。不過隋軍激鬥一日,至此也是人困馬乏,師老兵疲,眼見義軍殘兵無路可退,已成甕中之鱉,剿寇平亂也不差這半日,於是魚俱羅便下令鳴金收兵,就地紮營休整,養精蓄銳,待來日再乘勝進擊。
是夜劉元進暗中遣人尋見了王婉兒藏匿於錢塘水南岸的船支水具。不過雖見隋軍已落入圈套,可劉元進心中卻無半分欣喜,反而起了些擔憂,以今日兩軍戰力來看,隋軍來日再行猛攻,恐怕自己難以堅持到午後未時。然此刻義軍將士驚魂未定、猶有餘悸,也是憂心忡忡,戰戰惶惶。想那些參加義軍的多是普通百姓,又幾曾經過這等血戰,雖知只是佯退,可一想到那隋兵進攻過來,猶如摧枯拉朽,風捲殘雲,根本難以抵擋,義軍眾將士個個垂頭喪氣,心生猶豫,竟有人連夜向劉元進提議,不若放棄計劃,直接取了王婉兒留下船支退往吳郡,保命安身,再圖後計。
劉元進忐忑不安,坐臥不寧,趁夜逃亡吳郡雖能暫時留下一命,但若魚俱羅追過錢塘水,北面又有吐萬緒大軍,吳郡無險可守,遲早亦是死路一條;只是若要他留在南陽,繼續拖住隋兵,也著實沒有信心。劉元進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彷徨猶豫,輾轉反側,徹夜不寐,幾欲下令渡江北撤,又因心有不甘而牢牢忍住,不知覺間,竟已天亮,遠處又遙遙傳來隋兵戰鼓雷動之響,劉元進這才恍如夢醒,原來早錯過了趁夜渡江之機,眼下除了繼續拼死將隋兵牽制於南陽等待錢塘潮水之外,已無其他活路了。
事已至此,別無選擇,劉元進終於下定決心,當即聚集三軍將士,於之說道:“我自吳郡斬殺看守起義以來,就已準備馬革裹屍而還,而諸位來天目山追隨我,應也明白這造反之事,除非事成,不然必是死路一條。此戰生死攸關,諸位只需堅持半日,待錢塘潮神一至,即可揮戈反日,大破敵兵!”畢竟獸窮則齧,鳥窮則啄,存亡絕續之際,總算有些人已振作起來。劉元進當即又揚起手中大刀,凌空一揮,嘶聲吼道:“我乃大羅天玉清元始天尊親示真命天子,又豈會絕命於此!諸位只需追隨我左右,自有天尊庇護,替諸位禳災度厄,授諸位不敗金身!”說著他又振臂高呼起來。這關鍵時刻,搬出元始天尊,倒也頗見成效,眾將士聽到此處,心有天尊護體,復生膽氣,即隨之高聲吶喊,一時間鬥志高漲,澎湃洶湧。而劉元進揮起大刀,一指隋軍方向,長嘯一聲,即衝殺過去。
兩軍再度交戰,義軍擺出破釜沉舟之架勢,亢奮異常,捨命砍殺。隋軍雖然人眾勢大,但在義軍背水拼死抵抗之下,也佔不了上風,兩軍撕殺到酣處,錢塘水南岸南陽一帶平原,但見腥風蔽野,血雨遮天,走石飛沙,日月無光。此刻劉元進亦殺紅了眼,他於亂陣之中,齜牙咧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