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紫鸞記 > 第三十回 黃亭澗下萬鬼慟阿鼻 會稽山頭煢身悼餘憶

第三十回 黃亭澗下萬鬼慟阿鼻 會稽山頭煢身悼餘憶(第4/6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嬌小玲瓏的羋瑤重生大明1635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在萌學園摸魚的日子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異界之婉婉復仇記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

士,是個外來和尚,其聲望又遠不及劉元進、管崇兩人,他此前于軍中也只是擔任軍師一職,如今一躍成為義軍頭子,一時間還難以服眾。原本若是沒有宇文兄弟南下,朱燮跑去天目山和王世充大戰一場得勝,倒也可樹立威望,可怎知出師未捷,又被逼回蘇州,還被隋兵南北夾擊陷入被動局面,軍中自然也起了一些騷亂,有不服朱燮之人蠢蠢欲動,背地裡說起他的流言,如此一來,再加上天目山劉元進戰敗身死之噩耗,義軍士氣頹靡,人心惶惶,與此前宣城情形,竟也是一樣了。

王世充正是看出了這一點,他知道宇文兄弟南下只為分些戰果,做個樣子給隋帝看而已,王世充也不指望他兄弟二人會全力攻城,只是借其驍果衛據毗陵震懾蘇州城的壓力,命人前往城下,將招降書紮在箭上紛紛射入城內。這書上說朱燮叛變至劉元進兵敗身死天目山,又說如今賊首劉元進業已伏法,只要城中交出朱燮,其餘人等便可免罪,既往不咎,賜金糧供其返家云云。這份勸降書一入城內,反響強烈,原本天目山一戰只有朱燮一人生還,就教人生疑,現勸降書上又說朱燮叛變,怎教人不信。況且當初劉元進號稱十萬人浩浩蕩蕩西進對戰王世充,尚且全軍覆沒,此刻隋兵夾擊而來,勢如水火,蘇州義軍更無信心迎戰,有膽小怕死之人,已連夜叛逃出城,投奔隋營。面對士兵叛逃,屢禁不止,朱燮也無計可施,只能將抓住的逃兵,拉回蘇州城內當眾依軍法斬首,殺雞駭猴,以儆效尤。可這番舉動,無異飲鴆止渴,附子療飢,非但不能立威,反而更是亂了軍心,叛逃之人,只有增無減。

而那些順利逃生者,奔到隋營,王世充皆委以厚待,好吃好穿,又當著眾人之面在太湖畔的善璉寺內焚香禱告,於佛祖座前立誓,答應只要義軍獻出朱燮首級、繳械投降之時,便可得金銀返家。這訊息一經傳到蘇州城內,義軍將士見異思遷,無人願再追隨朱燮枉送性命。積羽沉舟,義軍士卒軍心動盪,終至一場兵變爆發,那夜兵將群起發難,蜂擁衝破朱燮住所,將其斬殺,取了他首級,連同請降白旗一同懸於蘇州城樓上,開啟城門,請王世充入城納降。

可面對義軍開城請降,王世充卻並不急著入城,他又遣使入城告之道:降兵人數眾多,於城中不易清點人數及分發金銀,令降兵出城前往西南太湖沿岸筆格山下黃亭澗,於那裡處理受降事宜。另又稱已備好金銀,一旦納降清點結束,願意加入隋軍者可直接入伍,不願參軍者就可領盤纏回去與家人團聚。自義軍宣城、天目山戰敗以來,蘇州已是阽危之域,外有大軍壓境、兵臨城下,內有朱燮酷法嚴刑、兇厲鎮壓,城中人人自危,朝不謀夕,坐臥難安,如今王世充不但答應納降,又願意既往不咎,分發金銀,義軍降兵聞之,如釋重負,轉憂為喜,這便與王世充約定時日,前赴黃亭澗去。

這一日,天色陰沉,悽風凜冽,下起淅瀝小雨,霪霖霏霏,霿霧茫茫,催人肌涼。筆格山位於太湖沿岸,山勢不高,山頭一道澗水順流而下,衝出一個山谷,匯入太湖,正是黃亭澗。此刻澗谷經秋雨溼潤,彌起一層昏沉浮嵐,雰靄朦朧,煙水莽蒼。雖然天氣凝寒傷人,可義軍降兵卻是個個興奮,喜逐顏開,想到此事一了,便可歸鄉,心生暖意,自可抵禦嚴霜。降兵自東面入谷,沿澗水一路過去,只見澗谷並不深,兩岸也並非懸崖,只是陡坡,隋兵分列半坡之上,個個神色肅穆,嚴陣以待。待降兵行抵澗谷深處,為前方一堆亂石攔住去路,眾人便停了下來,再往另一面山坡望去,坡上築有一個高臺,王世充、王婉兒、宇文博、司馬德戡等人都在。

降兵至此皆安靜下來,派出代表前來與王世充交涉說道:“王大人,我等請降三萬餘人已齊聚至此,還請王大人清點過後,依約開恩放我等離去。”說著便跪倒在地,身後降兵也紛紛跟著伏地而拜。可王世充見狀,卻哈哈大笑數聲說道:“爾等做出造反這等大逆不道的事來,竟然還敢妄求本官開恩?”說罷他面露猙獰,揚手一揮,厲聲喝道:“爾等亂階,個個死有餘辜!來人,將這些賊寇全部坑殺,莫留活口!”這話一出口,莫說谷中降兵個個愕然失色,就是身旁王婉兒、宇文博、司馬德戡等人也是大吃一驚,誰想到王世充將降兵誘到此處,只為坑殺,不為納降。

澗谷下面降兵聞言,依然難以置信,為首之人一臉愕然,還說道:“王大人可是於佛祖之前立過誓,不殺我等!”話音未落,谷後轟隆數聲,已有落石填死了澗谷出路,兩岸坡上又湧出隋兵,一言不發,剷起早已準備好的泥土就往谷中填去。而王世充猶高高在上,張狂笑道:“本官就是佛祖,今日就渡爾等脫離苦海,往生極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