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雪恨追窮寇 憐香憶餘情(第3/5 頁)
危亡,自當肝腦塗地,盡忠保國,至於名業,莫敢妄求。”虯髯客聽罷,連聲贊好,隨即又說道:“宇文小弟果然是條漢子,老哥甚是歡喜。只是天下大亂,百姓陷於水火,宇文老弟難道不覺得推翻暴君,另立明主,還天下一個清平盛世,方才是救國救民之道。”虯髯客說他反隋,宇文博又豈聽不出來,這便抱拳說道:“在下亦敬重虯髯大哥為人武藝,只是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在下留在此處,徒增彼此難堪,況且聖上與十數萬軍民尚在雁門郡城等著在下歸去,亦不便在此久留,在下這便告辭了。”虯髯客眼見說服不了宇文博,面色突變,冷冷說道:“人各有志,宇文小哥要走,老哥我也不阻攔,不過公主得留下。”這句話一出,滿座皆驚,誰知虯髯客好言相勸不成,竟會當庭撕破臉強行留人。可宇文博亦非等閒之輩,猶然面不改色,鏗鏘說道:“在下既受聖命來接公主,誓與公主同進退,虯髯大哥若要留人,得先問過在下手中這柄金杵再說!”宇文博說得斬釘截鐵,虯髯客亦是寸步不讓,瞪著宇文博說道:“邯鄲城外一戰,甚是痛快,可惜此後無緣再見識宇文小哥的金杵,今日正好,合該你我做個了斷。”兩人劍拔弩張,針鋒相對,在座的楊玄瑛、獨孤彥雲、紅拂、王婉兒、義成公主等人本就心思各異,更不知該如何解勸,這場面,立時陷入僵局。
眼看兩人即要大打出手,忽然有人匆匆闖入來報,叱吉設引軍奇襲馬邑,平城告破。在座諸人聽罷都是大吃一驚,平城也算北疆重鎮,城堅壁厚,虯髯客走後,又有魚蔓雲留守,僅這些時日,如何說破即破。虯髯客立刻傳喚平城逃亡至此的敗兵來見,一問詳情這才知道,原來自虯髯客走後,先有人來報,關內援兵已達忻口,此後又有雁門前線來人報始畢可汗已強行攻城,雁門郡城正在鏖戰,大隋突厥均死傷慘重,但隋帝楊廣乘隙往東突圍,打算走紫荊關繞往涿郡去。城中的魚蔓雲聽了這訊息,急於父仇,未辯情報真偽,即引軍出城追隋帝而去,可她不知這正是叱吉設的惡計。叱吉設一待引她離城,隨即領著以扈從侍衛為首的近萬餘驍騎乘虛而來,一舉奪下平城,又大破了半途知道中計折回平城的魚蔓雲,如今馬邑全境已被叱吉設控制,魚蔓雲戰敗後亦是生死未卜,不知所蹤。
虯髯客與宇文博先前正為義成公主去留之事僵持不下,此刻出了平城被奪一事,恰是調解他二人契機,想到此處,楊玄瑛說道:“馬邑郡乃是此去雁門必經之地,如今平城被奪,宇文將軍即便帶著公主離去,想必也到不了雁門,當務之急還當同仇敵愾,設法先破了葉護大人,奪回平城。”王婉兒聽罷,亦起身說道:“不錯,此刻若是宇文將軍與虯髯大哥拼個你死我活,正中那個叱吉設下懷,如今還是先協力擊破叱吉設,至於公主之事,容後再說吧。”這等節骨眼上,誰都不願瞧著虯髯客與宇文博二人火拼,弄得兩敗具傷,獨孤彥雲、紅拂亦同是上來勸說。虯髯客也是明理之人,想平城乃是根基所在,如今被人拿下,自己這路孤軍已是無家可歸,況且白道城中聚齊也僅有三四千人,與叱吉設戰力相差懸殊,若要奪回平城,誅殺叱吉設,還真得藉助宇文博的萬夫之勇,這便說道:“也罷,葉護大人慾置我等所有人於死地,此刻還需戮力同心,公主之事,待擒殺了叱吉設後再議吧,宇文小哥意下如何。”宇文博聽罷,權衡利弊,也不再持己見,將此事應承了下來。
眾人總算暫時議成一致,在白道城休整了一晚,次日一早,即點起人馬,棄城南去,直奔馬邑。這一路虯髯客引軍一口氣穿過陰山隘口,疾速越過戈壁,於馬邑北境以迅雷之勢擊退了兩小股叱吉設的人馬,此後長驅直入,及至平城北面三十餘里,方才停下紮營。想當初自己曾在平城經營了一年有餘,虯髯客對平城城防亦是瞭若指掌,如今的平城乃是五胡時期鮮卑拓跋猗盧受封代王后,在秦漢舊城基礎上始建,此後道武帝拓跋珪定都於此建立北魏,直至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平城也算做了北魏六帝近百年的都城,故此平城亦有高牆後壁相護。虯髯客僅此數千人,想要破城,難如登天,為今之計,也只有設法將叱吉設誘出城來決戰方為上策。
此前虯髯客已設計教叱吉設吃了一個大虧,這次要想再引他出城來戰,顯然不那麼容易。諸人想來想去,只有假意繞過平城,直奔雁門郡,叱吉設擔心諸人前往雁門與始畢可汗會師,應會設法阻擾,出城來追,而一旦其出城來,即可與之一戰,以定乾坤。計議已定,虯髯客即引軍大張旗鼓地折向西南,便衝著雁門郡過去。這一去如眾人所料,大軍剛去平城西門不遠,城門即開,殺出一彪突厥驍騎,自後迎頭趕來。這路軍馬雖來勢洶洶,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