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敬懿太子妃喊冤(第1/2 頁)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還未亮透,百官們便要早早起床準備上朝。
昨晚許多人都徹夜未眠,京城中的局勢如同暗流湧動,讓人摸不透其中的複雜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局面異常棘手,此刻,黎明時分,奉天殿內已經開始上朝,百姓們也紛紛早起,開始一天的忙碌生活。
“陛下駕到,太子駕到,眾臣早朝。”
隨著樸國昌的一聲高呼,百官們紛紛躬身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善翼冠,展現出帝王的威嚴。
袞冕和冕旒只有在重要的祭祀儀式上才會穿,如祭祀天地、宗廟以及重大節日上穿,如正旦、冬至、聖節等場合才會穿戴,而在其他場合則會選擇更為輕便的服飾。
朱元璋輕咳一聲,群臣立刻安靜下來,“平身。”
群臣們齊聲回應:“謝陛下。”然後紛紛直起身來。
朱元璋看向滿朝文武,掃了一眼,“永昌侯,鄭國公他們呢?告假了?”
“回陛下,沒有收到告假的奏摺。”樸國昌提醒道。
在大明,請假很難的。
哪怕是請病假,都需要太醫院出示證明,如果真的病了就分為了能治和不能治這兩種情況,然後太醫院把核實的資訊給皇上等待皇上的定奪。
“那就是曠班了?”朱元璋面色一沉,這是在幹什麼?
示威嗎?
朱標拱手道,“父皇,他們可能是公務繁忙,有些事情耽誤了,應該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陛……陛下,虞王殿下他……他……”
這時,一個太監神色慌張地跑進了奉天殿。
朱元璋臉色一變,急忙站起身來,緊張地問道,“虞王怎麼了?”
朱標也一臉焦急的喝問,“快說!”
難道是朱雄英身上的病情再次發作,人又薨了嗎?
太監雙腿一軟,跪倒在地,身體微微顫抖著,聲音帶著恐懼和緊張。
“虞王殿下身穿孝服,抱著敬懿太子妃的牌位去太廟了,他還說……還說……”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焦慮和憤怒,大聲呵斥道,“他還說什麼!說!”
朱雄英這是要鬧哪樣?難道他真的不顧一切,非要與呂家拼個你死我活嗎?
太監戰戰兢兢地回答道:“他說……身為人子,若不能為母伸冤,他寧願一頭撞死在太廟!反正有孃的孩子是個寶,沒孃的孩子是根草,還不如早點下去陪他娘。”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嚇得一激靈。
臥槽。
朱雄英要是真一下撞死在了太廟,不管死沒死,朱雄英只要敢撞,史書上這事兒就得給朱元璋單開一頁好好寫寫。
朱雄英這是在拿命博朱元璋一個千古罵名啊。
史官一聽這話,當即就提筆記錄了下來。
洪武十五年五月。
已故皇嫡長孫雄英死而復生,次日便身著孝服前往太廟,向列祖列宗喊冤。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沒孃的孩子是根草,這話莫非在敬懿太子妃薨後,皇嫡長孫在東宮盡遭苛責?
妾扶正的繼母,寵庶滅嫡?
嫡長子所出之嫡長孫,竟遭此虐待?
簡直人神共憤,天理難容,這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
當今天子不思為孫伸冤,其中是否有重大隱情?
當年敬懿太子妃之死真相究竟如何?
真就僅僅是是當今太子妃謀害正妻,窺測正位?
陛下降旨將妾扶正,行寵妾滅妻之事,真相到底如何,敬請收看大明史書實時記載!
史官先寫了一部分,接下來看看啥情況再繼續寫。
朱元璋氣得扶著御案,朱雄英竟然去太廟了,還向祖宗喊冤了?一個大不孝的名聲,馬上就要落自己頭上來了啊。
“陛下!大事不好了!鄭國公敲登聞鼓了。”這時候,又一個太監急匆匆跑進來奉天殿。
朱元璋眉頭緊皺,不耐煩的問道,“敲登聞鼓?”
常茂敲登聞鼓?
他有這腦子?
太監喘著粗氣回答道。
“是的,陛下,鄭國公一手舉著丹書鐵券,一手敲著登聞鼓,不停的喊冤,常升立著開平王的鎧甲立在宮門口喊冤。
常森捧著敬懿太子妃的牌位在宮門口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