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南方大開發(第1/2 頁)
卷,太捲了!
劉據看著眼前的大漢堪輿圖,長安城和周邊已經紫得發黑了,正是人口增加,飽和的提示。
跟後世城市人口數量一樣!
隨即他目光又落在手中戶部和吏部遞上來的資料。
一個記載了人口和各行各業從業人員比例,一個呈現當下新畢業學生的人數,開新科預計登科士子的數量,還有空缺的工作崗位。
目前大漢的就業形勢,隨著他登基以來新政執行人口數量的增加,已然不成比例。
很多人將面臨和後世一樣的處境,畢業即失業!
雖然他已經聽取了大臣們的各種建議:有人主張加強水利建設,有人提議疏導人口,還有人認為應當發展農業技術……
但這些辦法要麼耗時太久,要麼本錢太大,難以短期內見效。
最重要的是治標不治本!
同時還有隨著從商人員的不斷增加,目前已經是產能過剩,面臨通脹,下一步就是經濟危機了!
劉據望著手中的筆,猶豫再三,遲遲落不下去。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廣袤的大漢疆域地圖上——南方的江南道,水網密佈,土地肥沃,卻人煙稀少……
“來人!”
他猛地一拍案几,興奮的說道:“速傳旨意,著丞相田千秋等入朝商議大事。”
宣室殿內很快聚集了一批重臣。
劉據環視群臣,開口道:
“諸位愛卿,為了解決大漢目前的困境,朕決定擬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水道,在水道南北端另建一座陪都,緩解長安人口激增帶來的壓力,同時建一個經濟特區,以引領南部大開發。”
“如此一來,既可轉移部分民眾南遷,減輕京師壓力,又可促進南方開發,帶動經濟發展。”
劉據話音剛落,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喧譁。
衛青首先開口道:“陛下此議雖好,然耗資巨大,國庫恐難支絀。開鑿大運河,招募民夫不說,物料運輸、水利器械……處處都需要銀錢,如今國庫本就空虛,如此一來,只怕要徵收重稅於民,實乃取怨之道!”
衛青的話音剛落。
其他大臣們紛紛附和,一時間,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御史大夫倪寬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衛王所言極是。且不說國庫空虛,單說這開鑿大運河,工程浩大,必然要徵調大量的民夫。如此一來,農事生產勢必會受到影響,百姓們無法安心耕種,糧食產量下降,這可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啊!”
田千秋也拱手進諫道:“陛下,南方地區雖有開發潛力,但那裡地勢複雜,瘴氣瀰漫,疫病橫行。”
“我大漢百姓對那裡的環境多有不適應,貿然讓民眾南遷,恐怕會引發疫病流行,造成更大的災難,短期內難以看到成效,實在是風險太大。”
劉據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反對意見,臉上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露出了一絲自信的微笑。
待大臣們的聲音漸漸平息,他緩緩起身,走下御座,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
“諸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但你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難,卻沒有看到這背後蘊藏的巨大機遇。”
劉據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殿內迴盪。
“你們想過沒有,大運河一旦建成,南北之間的交通將變得更加便捷,貨物運輸成本大幅降低,商業往來也會更加頻繁。到那時,商稅將會大幅增加,這難道不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嗎?”
“你們擔心徵調民夫會影響農事生產。但朝廷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在農閒時節徵調民夫參與工程建設。而且,我們可以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讓百姓在參與工程建設的同時,獲得相應的報酬,這樣不僅不會影響農事生產,還能增加百姓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
劉據看著默不作聲的眾人,繼續道:“南方的疫病確實是個問題,但並非無法解決。朕會派遣大量的太醫前往南方,研究當地的疫病,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南方建立醫館,為百姓提供醫療服務。只要我們做好預防和救治工作,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疫病對百姓的危害。”
接著,劉據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如今大漢面臨著人口飽和、就業困難、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如果我們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將來必定會引發更大的危機。而開發南方,正是我們打破困境的關鍵所在。”
“南方土地肥沃,氣候溫潤,水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