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傳信(第2/3 頁)
個平安,順便帶幾樣東西回來。”
軍師立刻警覺起來:“姑娘需要什麼,在下置辦便是。”
葉蓁早已料到他會這樣說,不緊不慢地道:“那幾樣東西是我親手所制,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公子還真不一定買得到。”
軍師思忖片刻,指著桌上的筆墨道:“那便請姑娘寫下來吧!”
葉蓁立刻在絲帛上寫了幾樣東西和一本書名,為防止拿錯還將樣子畫了出來,遞給軍師。軍師掃了一眼:“這書就不必了吧,在下可以去尋。”
葉蓁漫不經心地道:“隨意,只不過那書裡有我的批註,外面也一樣買不到。”
軍師冷笑:“在下不才也知《齊民要術》是講述農耕之作的書籍,與我們要做的事並無關係。”
“續命丸中有幾樣難尋的草藥,公子猜小女是如何知道從哪尋的?
軍師一愣,這才想起《齊民要術》中有一卷專講草木,只是他雖知道但卻從未細讀過,不知裡面是不是真像葉蓁講的那樣,一時之間竟難以判斷。
軍師不再堅持,將葉蓁的字拿回議事廳與幾位識字又有謀略的人研究一番,唯恐裡面有什麼暗語之類。可研究了幾個時辰,什麼都沒能發現。他又特意提起了那本書,藥師想不起《齊民要術》上講了多少草木,只記得講了許多野外可果腹的無毒果子,保險起見,他認為一起取來未嘗不可,先查驗再給她便是。軍師又去問了工匠,確定需要這些器具且外面無法尋到之後,便派了兩個擅長夜行的高手前往清月閣去探路。
探子回稟,如今清月閣表面鬆弛,實則戒備森嚴,報平安不難,一支箭,一封信便可解決,難的是如何將那些東西取出來。
武平絕對有理由相信葉蓁就是在給他出難題,就算不是出難題,也必沒安什麼好心。她的話不可信,但工匠是自己人,總不能不信,不取又恐耽誤大事。這城中人多眼雜,儘管他們已經將人分散至幾處,也刻意換了尋常人的裝扮,但畢竟不是久待之地,時間一長,難免會露出馬腳。想到此,他又召集幾個首領商議起來。
當天夜裡,武平便授意手下將關了幾天的郭二放了出去,假意讓他出去樂呵樂呵,實則為了探清城內官兵的虛實,他外形特殊,很容易被認出,倘若幸運,還能聲東擊西。
果然,郭二一出現,四面八方便湧出許多官兵。郭二雖笨,但逃跑的本領卻極高,再加上身形如孩童又有人幫忙,隨便一個狹小的地方便能躲避,竟引著那些官兵折騰了不少時辰。賀之接到信報便察覺出不對,畢竟郭二無論放在何處都是極為顯眼地目標,他與武平鬥了這麼多年,自知武平還未蠢到自甘暴露,唯一可解釋的,便是武平另有圖謀。他不可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如往常一般留下幾人照常警戒,暗地卻派成驊在暗處盯防跟蹤,很快離開清月閣趕了過去。
守衛被有備而來的匪寇用迷煙迷昏,等賀之趕回,便只看到了一封信和匪寇進過作坊的訊息。成驊不知蹤影,也無任何計劃失敗的訊號,不出意料的話,應當已成功跟蹤。
賀之立刻進作坊檢視,香桔也被叫了進去,看多了什麼或者失了什麼。香桔自幼訓練有素,一眼便看出東邊的架子上丟了一個模具,是葉蓁做暗器用的;南邊的櫃子上丟了四樣東西:萃汁的壓機、特質的刀具、煉丹鼎和一本《齊民要術》。
“這《齊民要術》是姑娘煉藥時必須要用的書嗎?”賀之回想著這些丟失的東西,百思不得其解。
香桔回道:“不,姑娘是書痴,有時煉丹需要耗費時間去等,她便取書來看。此書奴婢記得是姑娘新得的,沒聽說與煉藥有何關係。”
賀之皺了皺眉頭,又看了一遍工具的佈局,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畫面,他的心急速跳幾下,順手拿過紙筆,將東西丟失的方位及器具的名字全寫了下來,又想起香桔的話,思索著圈了好幾次,最終有三個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東、南、齊”。他將“齊”字改成“祁”,又轉頭問香桔:“你確定只丟了這四樣東西?”
香桔再次環視一週,回道:“奴婢確定!”
賀之盯著這三個字看了許久,心中冒出了一個可能。他回到正廳,將地圖又取了出來,當心中的想法確認之後,他露出了驚喜之色。而後喊來隨行副將:“明日一早,你去縣衙換上捕頭的衣服,帶著捕快去趟祁月族聖女的府邸,就說奉命緝拿逃犯,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將軍這是知道姑娘的行蹤了?”
賀之沒有回答,又問:“那位祁月族聖女家中排行第幾?”
曲副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