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攻打邊境(第1/3 頁)
在京城的風波漸漸平息之後,曹操和李逸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太久。他們深知,邊境的局勢依然嚴峻,一刻也不能放鬆。
曹操和李逸決定立即返回邊境。在出發前,他們向皇帝辭行,皇帝對他們寄予厚望,叮囑他們一定要確保邊境的安全。皇帝親自為他們送行,眼中滿是信任和期待:“二位愛卿,邊境安危就託付給你們了。”
一路上,他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當他們終於抵達邊境時,卻發現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糟糕。由於之前的戰爭和軍餉被貪汙,邊境的防禦工事破敗不堪,有的城牆甚至出現了巨大的裂縫,士兵們士氣低落,糧草也供應不足。許多士兵面黃肌瘦,眼中透著疲憊和迷茫。
曹操和李逸沒有時間抱怨,立刻投入到整頓軍務的工作中。他們首先清查了軍中的物資,合理分配糧草,確保士兵們能夠吃飽肚子。然後,他們親自監督防禦工事的修復和加固,與士兵們一起搬石頭、砌城牆。曹操的雙手磨出了血泡,李逸的衣衫被汗水溼透,但他們毫不在意。
李逸還組織了一系列的軍事訓練,提高士兵們的戰鬥技能和士氣。他在訓練場上大聲激勵著士兵們:“兄弟們,我們是邊境的守護者,我們的身後是我們的家人和家園,我們不能退縮,只能勇往直前!我們流過的每一滴汗,都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力量!”士兵們深受鼓舞,訓練時更加刻苦。
曹操則忙著與周邊的部落和城池進行聯絡,尋求合作和支援。他憑藉著出色的外交手段,成功地與幾個部落達成了同盟。但在這個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有一個部落對曹操的提議心存疑慮,曹操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利害關係,甚至送上了珍貴的禮物,才最終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然而,就在他們緊鑼密鼓地準備防禦工作時,敵軍再次發起了進攻。這次敵軍的規模比以往更大,黑壓壓的一片,氣勢洶洶地朝著邊境城池撲來。敵軍的戰鼓聲響徹雲霄,讓人心驚膽戰。
曹操和李逸毫不畏懼,他們登上城樓,指揮士兵們迎敵。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
在激烈的戰鬥中,曹操發現敵軍的主力集中在城門處,企圖強行攻破城門。他當機立斷,率領一隊精兵從側翼殺出,打亂了敵軍的部署。在衝鋒的過程中,曹操遭遇了敵軍的猛將,兩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曹操的戰馬嘶鳴,他揮舞著長劍,與敵將拼殺得難解難分。
李逸則在城樓上指揮著弓箭手,向敵軍密集射擊,給敵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他的嗓子都喊啞了,但依然鎮定自若地指揮著戰鬥。
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敵軍終於開始撤退。曹操和李逸並沒有下令追擊,他們知道,此時儲存實力更為重要。
戰鬥結束後,士兵們疲憊不堪,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曹操和李逸看著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邊境恢復和平。
夜晚,營帳中,曹操和李逸坐在燭光下,商討著下一步的戰略。李逸說道:“這次敵軍雖然退了,但他們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必須做好更充分的準備。”曹操點頭表示同意:“我們要想辦法改進戰術,加強情報收集。”
就在這時,一名探子來報,說敵軍在遠處紮營,似乎在醞釀著新的進攻計劃。
聽到探子的回報,曹操和李逸的眉頭再次緊鎖。他們深知,接下來的戰鬥將會更加艱難。
曹操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們不能被動等待敵軍的進攻,必須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計劃。”李逸表示贊同:“但我們的兵力有限,直接進攻恐怕會陷入險境。”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派出一支精銳的小隊,趁著夜色對敵軍營地進行騷擾。這支小隊由李逸親自帶領,他們悄無聲息地接近敵軍營地,然後放火燒燬敵軍的糧草。當敵軍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火勢迅速蔓延。敵軍陷入一片混亂,李逸趁機帶領小隊安全撤離。
這次成功的騷擾讓敵軍計程車氣受到了打擊,但他們並沒有放棄進攻的打算。敵軍將領為了挽回顏面,對士兵們更加嚴厲,逼迫他們儘快發起進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曹操和李逸一方面加強城防,另一方面派出更多的探子收集敵軍的情報。他們發現敵軍內部出現了分歧,一部分將領主張繼續強攻,而另一部分則認為應該暫時撤退。這些主張撤退的將領,原本就對這場戰爭的前景感到擔憂,如今糧草被燒,更是覺得勝算不大。
曹操和李逸決定利用敵軍的分歧,派出使者前去勸降敵軍中主張撤退的將領。使者在敵營中巧舌如簧,分析利弊,說道:“如今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