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擊退北方部落(第2/3 頁)
軍繼續出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收復了許多失地。但在這個艱苦的過程中,李逸卻因過度勞累,加之舊傷復發,再次病倒在營帳中。
曹操得知後心急如焚,匆匆趕來守在李逸的床邊,緊緊握著他的手說道:“李逸,你一定要好起來,吾等大業還需你一同完成。你若有個三長兩短,吾該如何是好?”
在軍醫的精心治療和悉心照料下,李逸的病情逐漸好轉。他剛能勉強起身,便不顧眾人的勸阻,又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
此時,敵軍又孤注一擲地集結了新的力量,準備進行最後的瘋狂反撲。曹操和李逸能否抵擋住這最後的風暴,實現統一天下的偉大夢想,一切都還懸而未決。
在敵軍即將發動最後反撲的前夕,曹操和李逸絲毫不敢懈怠,夜以繼日地加緊部署防禦。
李逸強撐著尚未痊癒的病體,親自巡查各個防線,每到一處,他都對士兵們慷慨激昂地鼓舞道:“兄弟們,這是決定生死存亡的最後決戰,我們身後是家園,是親人,定要以死相守!”士兵們被他的話語點燃了熱血,齊聲高呼,聲震雲霄,士氣高昂如熊熊烈火。
曹操則在營帳內忙得不可開交,調配著糧草和軍備,確保物資充足無虞。他表情嚴肅,對將領們鄭重說道:“此戰關乎生死,關乎天下,不容有失!若有半點差池,吾等將前功盡棄。”
敵軍來襲的那天,天空陰沉沉的,厚重的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彷彿也在預示著這場惡戰的殘酷與血腥。
敵軍如洶湧的潮水般鋪天蓋地地湧來,攻勢異常猛烈,如狂風驟雨般衝擊著曹軍的防線。曹軍士兵們頑強抵抗,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李逸在陣中揮舞著長劍,聲嘶力竭地大聲指揮,嗓子早已喊得沙啞,但那聲音依然充滿著力量和信念。
“放箭!”“投石!”李逸的怒吼在戰場上回蕩,每一個指令都果斷堅決。
曹操在後方的高臺上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瞬息變化,目光如炬,不斷派出援兵支援前線。
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都傷亡慘重,鮮血染紅了大地,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但曹軍始終堅守著陣地,沒有讓敵軍前進一步,每一寸土地都灑滿了戰士們的鮮血和汗水。
就在這時,李逸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敵軍的後方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混亂。他目光如電,當機立斷,立刻向曹操建議:“主公,此時乃絕佳戰機,派一支奇兵突襲敵軍後方,必能打亂其陣腳,扭轉戰局!”
曹操毫不猶豫地採納了他的建議,派出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按照李逸的精妙計劃迅速行動。
這支奇兵如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敵軍後方。果然,敵軍的陣腳大亂,指揮系統瞬間癱瘓。曹軍趁機發起雷霆萬鈞般的反攻,敵軍開始潰敗,如決堤的洪水般四散奔逃。
“追!”曹操一聲令下,聲如洪鐘,曹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殺得敵軍丟盔棄甲,哭爹喊娘。
這場決戰,曹軍最終大獲全勝。戰場上,硝煙漸漸散去,曹操和李逸滿身血汙,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然而,他們清楚地知道,戰爭還未結束,前方還有更多的艱難險阻等待著他們。但只要他們攜手並肩,同仇敵愾,就無所畏懼,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曹操和李逸率領著勝利之師繼續前行,所到之處,敵軍聞風喪膽,紛紛望風而降。他們的威名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
但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張,治理的難題也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至。曹操與李逸為此常常徹夜長談,昏暗的燭光下,兩人的面容顯得格外凝重。曹操雙眉緊蹙,憂心忡忡地問道:“李逸,如今新得之地,民心未附,局勢動盪,該如何是好?吾深感焦慮,唯恐治理不當,前功盡棄。”
李逸沉思片刻,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緩緩回答道:“主公,當以仁政安撫百姓。輕徭薄賦,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興修水利,確保農田灌溉,使糧食豐收。唯有百姓安居樂業,方能真心歸附,與我們同心同德。”
曹操微微點頭,深表贊同,隨即果斷下令在新得之地推行一系列仁政。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能穩固根基。
然而,一些心懷不軌的地方官員卻陽奉陰違,表面上遵從命令,背地裡卻中飽私囊,魚肉百姓,使得民怨沸騰。李逸得知後,怒不可遏,雙目圓睜,拍案而起,怒喝道:“此等奸佞之徒,竟敢違背主公之令,禍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