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靜觀其變(第1/2 頁)
與此同時,周寧著手實施的首要任務便是組織大批人力開始建造黑風要塞。這座要塞地處關鍵位置,乃是抵禦北元軍隊進攻的第一道防線和重要堡壘。
此次建造黑風要塞時,周寧巧妙地藉助了黑風山脈獨特的地形優勢,依勢而建。如此一來,不僅大大增強了要塞的堅固程度和耐久性,而且也有效地降低了遭受敵軍偷襲的風險。
但周寧並未就此滿足於現狀,出於對安全因素的周全考慮,他緊接著又在黑風要塞的上方精心打造了一座高聳入雲的觀望塔。
這座瞭望塔猶如一隻警惕的眼睛,時刻注視著遠方,嚴密監控著北元方面的一舉一動。
其存在的意義在於確保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尤其是當敵人悄然潛入黑風山谷之時,便能迅速察覺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周寧精心策劃並部署著一系列防禦措施。
他不僅令人在廣袤無垠且地勢險要的黑風山脈之中構建起眾多高聳入雲的烽火臺,而且對於每一座烽火臺都安排了整整十名精銳士兵駐紮其中。
這些士兵平日裡肩負著重要使命,他們需要穿梭於黑風山脈之間,仔細地巡邏和偵察周邊環境,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如此一來,大大增強了對北方強敵北元的戒備力量,使得敵人想要如法炮製、穿越黑風山脈來偷襲關外九城變得難上加難。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周仁帝已然恩准周寧開設衙門、組建府邸,這意味著關外九城的大小官員皆由周寧親自揀選任用。
如此一來,這片土地宛如一個獨立的小型朝堂,而周寧的封地恰似他個人的專屬王國一般,旁人根本難以染指其中事務。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儘管此地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朝廷的軍隊依舊需要在此駐守。
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自然是要謹防北元賊心不死,再度集結兵力前來攻打關外九城;其二,則是出於對周寧忠誠度的顧慮,擔心他擁兵自重從而產生謀逆之心。
就在關外九城呈現出一片繁榮熱鬧景象之時,有關此事的訊息猶如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播開來,並很快傳入了北元國都——上京城內。
北元皇帝武元端坐於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面色凝重地審視著手下呈上的情報。
此時此刻,他心中懊悔不已,暗自思忖道:“當初若是能夠堅守住大周關外那六座城池,說不定待到北元元氣恢復之後,仍有機會重新揮師南下,再度向大周發起猛烈進攻啊!”
武元派人快馬加鞭地將國師狄秋請到了宮中。當狄秋得知這一訊息時,他那張久經風霜的臉上並未流露出過多的驚訝之色。
北元皇帝見狀,不禁心生疑惑,開口問道:“國師為何如此鎮定?難道對此事毫不感到訝異嗎?”
只見狄秋微微躬身,拱手施禮道:“聖上,微臣深知您心中的不甘與憤懣,但當前局勢緊迫,實非意氣用事之時啊!若我軍被大周死死拖住,而此時匈奴趁虛而入再度進犯北元,那我方必將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境。當下之急乃是先確保後方安穩無虞,並妥善解決糧草短缺這一燃眉之急。”
聽到此處,武元忍不住長嘆一聲,懊悔不已地說道:“都怪朕一時輕敵,小瞧了周寧那廝。若是當初能聽從愛卿之言,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斬殺於陣前,也就不會有如今這般棘手的局面了。”
狄秋連忙寬慰道:“聖上莫要過於自責,此乃天意弄人吶!想我北元本應勢如破竹、一往無前,奈何今歲寒冬異常酷烈,致使國內糧草匱乏;
加之匈奴又糾集西域眾多小國屢屢犯境,對我國邊境構成巨大威脅。若非如此多舛的境遇交疊一處,大周的雁北關恐怕早已成為我大北元的掌中之物了!”
武元深深地嘆息一聲,臉上露出凝重之色,緩緩地點頭表示認同。
特別是當大周湧現出像周寧這般強大且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後,那種感受愈發強烈。
回想起周寧率眾圍攻北元皇宮的那一幕,至今仍讓武元心有餘悸,當時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武元面色陰沉地開口道:“國師啊,如今周寧不僅成功重建了黑風要塞,而且實力與日俱增。
如此一來,如果我們想要再次攻打雁北關,勢必會面臨更大的阻力和困難。
遙想當年,若不是大周內部有人偷偷向我們通風報信、提供重要情報,恐怕我們根本無法那般順利地攻佔大周關外的六座城池,並一舉殲滅唐龍所率領的軍隊。”
狄秋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