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於去的過與火光第四十章(第1/2 頁)
光的形狀映照在清雲的瞳孔之中,周圍的水坑無一不被這股湛白感染。
就像一顆...小太陽,對比周遭的陰悶天氣來說。
這是一束十分有指向性的光,是隻在這一處才能看見的亮。如果不是仔細的去尋找的話,大概也只會被當成是一些發生了丁達爾效應的普通的光。
風衣匿息,擬態。
順著線索,清雲走進大樓,一樓是招待區,規格上看是一座普通的多用途大樓。
“2與3是小超市區,4至7是小公司工作室區,再往上是普通的居住區域。”
一夜清雲對此較為熟悉,服務櫃檯背後牆白處也掛上了構造示意圖,若是有比較討厭交流的人,也能跳過這一層溝通,清雲想著。
但眼下是,兩張椅子只有一位有人,這位昏昏欲睡的招待員快要無聊透頂了,他的電腦裡播放著一些影片,但他本人卻沒有一點點興趣。
“...一個人都沒有。真無聊。”
抱怨聲結束後,很快又一人從側面的通道走來——
“好了,都不錯了,挺好的,需要做什麼呢?”
清雲倒是對這二位有點印象,他們是唯幾沒有關門的一樓,也是第一批發現承景書館燃氣大火的路人,雖然結果依舊不盡人意。
僅僅保持最低程度的匿息狀態就已經可以完美躲避人眼的探測,這種程度的狀態在60-65%左右偏移。
果然,無一例外的,抑聲器是所有建築都必備的小設施,無論是書館還是這座大樓一樓的招待區。所以以至於承景書館燃燒的火焰已經達到了無可抵禦的程度,但在書館徹底只剩殘壁斷恆之前,都察覺不到任何屬於災難的聲音。
...
透過樓梯,她徑直來到八樓,有電梯卻不能使用,為了安全,為了確保不會出任何問題。
所有房間都禁閉著房門,空曠的通道沒有其他行人。一夜清雲只是為了來到最上層,天台沒有鎖著門,在這裡不是最高,一個目光依舊在最高處掃視著全部的突兀。
匿息狀態在無聲中提升,風衣被清雲切換成更貼身的模式。
清雲站在天台的邊緣,目光如夜月般清明。她緊緊攀著天台的邊緣,瞳孔一低,淺淺地向下俯瞰。
為了居夢館的安全,為了讓博士平安歸來,她毫無顧慮的下翻,雙手掛住天台邊的護欄,腳尖探尋著可以立足的地方。
沒人會不畏懼這種行為,除非那個人不珍視生命本身,或者...有比生命更珍視的東西。
清雲悄然無聲地沿著樓房邊緣向下攀爬,藉助窗臺、空調外機、突出的牆角等物體,一步步接近目標區域。
就像是一位攀巖者在巖壁之上,而她來去輕易,自如。
一切動作如有形,一切果敢如得水。
直到最終——
“往前50厘米...右20厘米。”
聲音,就在腳下。
清雲看向道路上那輛奇怪的轎車,隨著命令的指引,向前。
又向右。
差別細微,但逃不過透析,與她的眼睛。
“對,剛好,不要動。”
隨著腳下的聲音再次傳出,車輛便不再有了動靜。
那是個渾厚男子的聲音,大概年齡在三十多歲,沒法再進行更多判斷,但也許可以見到那人的面目。
想到這,清雲便展開了行動——
雨水尚有一些粘附在牆壁與窗沿等等地方,她的腳步點落在一旁的橫壁上,輕微的離空感與發出的悶聲都被洩下,如同雨滴般。
...
“往前,再往前。”
“跟著陽光的變化自己調整,記住別讓光斷了。”
風衣匿息,擬態。
立在身旁,黑色身影下,渾厚的聲音再次傳出,聚光裝置架在窗臺,大部分都被窗簾蓋住,只留著一點兒小的縫隙。
在快靠近前,清雲就開啟了透析自帶的的錄音,而現在她忽然注意到,高樓之上的「百晝風行」已經失去了蹤影。
這無疑是需要去時刻注意的,這已經預示清雲剩下的時間所剩無幾。
...
...
——
自大門走出,一夜清雲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匿息狀態。
透析儲存下了關鍵的音訊,就和風行說的一樣,這會是日後法庭上有力的證據。
走下最後的臺階來到路面,一切緩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