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應龍開始發力(第1/2 頁)
預計,到時候隱居地能生活25萬人。
可怕的數字。
要知道,現在的森語蜂巢宮,也只有1800人而已。
從這天開始,隱居地大部分人就開始了建材準備工作,從早上開始,上千人湧出,挑選合適的巨木,進行砍伐。
這也是個很繁瑣的工作。
要首先確保這棵樹不會影響隱居地的隱蔽度,要是砍伐後,顯得很突兀,那就糟了。
於是,就這樣挑挑揀揀,四散砍伐,所需要的6000多棵大樹,足足花費了近兩個月,差不多一天砍伐100棵。
這並不簡單,相當於10個人一天砍一棵樹。
要知道,那可是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大傢伙,砍完後,你還要修剪,並且拖回去,等待後期加工,乾燥,等等。
可想而知,工作有多繁瑣。
為了加快進度,也為了節省人力物力,楊晨決定組建一個科技部門,他已經受夠了手工作業,沒有機器是真不行。
以前是沒辦法,身邊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都是從華夏帶過來的。
可現在,總算是可以了。
毛熊人的人才還是很多的,畢竟起碼人家很早就接觸科技。
於是,從2月份開始,由34人組建的科技部門成立。
只有一個華夏人,其他全是外國人。
楊晨也無所謂,都是給他幹活的牛馬,哪個國家都一樣。
這個科技部門被他歸入少府的管轄,直屬於楊晨。
給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製造小型柴油發動機。
先把油鋸給我造出來,現在砍樹,實在太煩人了。
好在這並不難,去年得國就造出了第一把油鋸,只要思路到位,技術上沒有難度。
更別說楊家,材料不缺,技術不缺,工人也不缺,只有機械裝置較為稀少,但咱大師級工匠夠多,手搓也能給你攢出來。
於是,一個月下來,各種各樣的機械裝置也漸漸多了起來。
楊晨可以肯定,只要給他時間,工業母機都給他手搓出來。
當然,他又不是神經病,完全沒那個必要,以後直接從得國拉就行了,都是自己的東西。
3月5日,第一批100把油鋸誕生。
之前金手指收稅了油料,所以並不缺,儲存也很簡單,直接用金手指具現出金屬罐子就行了。
正是有了這批油鋸的出現,隱居地的砍伐大軍如虎添翼,提前15天完成了任務。
這還沒完,以後內部裝修,和傢俱打造等等,也需要大量的木材。
但這些已經不需要大樹了,他們分出300人,帶著油鋸,走出隱居地,在廣闊的原始森林尋找採伐點。
到了外面,就完全不用擔心被發現了。
只砍伐一些二三十米的樹木即可,足夠使用。
油鋸的可怕,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個小時就能搞定四五棵,一天時間,300人就拉著2000多棵樹回到隱居地。
要不是地下通道過於麻煩,這個數量還可以加倍。
如此又忙活了5天,12萬棵備齊。
接下來,就開始了木材加工,和乾燥工作。
他們必須在6月之前,完成一切準備。
趁三個月的夏季,把12個建築徹底完工。
這麼一盤算,人手還是不夠啊。
到時候,平均只能100多人建一個。
開什麼玩笑。
沒辦法,只能繼續擴大人口,但沒地方住啊,森語蜂巢宮已經徹底滿了,真安排不下了。
於是,楊晨只能開會解決,有煩惱,為什麼要自己去處理,養那麼多人是為了啥。
會議室,數十人到齊。
楊晨把情況一五一十的擺出來。
結果,讓他頭疼的問題,居然如此容易解決。
“很簡單啊,我們完全可以用淘汰的樹幹枝葉,製造臨時避難所營地,只是住幾個月而已,完全不是問題,我們每天提供生活所需,和取暖裝置,毫無難度。”
楊晨拍了拍額頭。
真是,好氣啊。
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自己想的那麼複雜。
瞬間有種社死的感覺,自己太菜了,還是專心吃喝玩樂就好。
“那你們看著規劃吧,接下來3個月,我打算往隱居地遷徙5000人以上,就按照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