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責問(第2/3 頁)
又一圈,似是在檢驗李予知說的話是否真心。
“這次你帶來的又是個捷報,現在不只朝堂,連後宮上下,無一人不誇讚七殿下,雁門關一戰,你比你的其他弟兄都要威風。”
“兒臣是為大宣朝而出戰,所有的榮譽皆是大宣朝所得,兒臣並無居功之意。”
李予知清楚明白,皇后此刻著急招他進宮,肯定不是為了誇讚他的,所以靜靜等著皇后接下來的話語。
許是再也沉不住氣,皇后望向李予知開口說道。
“你可知,前些日子太子被陛下派去懷州調查難民程度,反饋回來的數量卻是大得驚人。”
李予知微微皺眉,說道:“懷州難民之事,兒臣也是剛知道,聽說現在許多難民逃難到了盛都外。”
皇后神情不悅,似是對李予知這番回答並不滿意,“嗯,陛下知曉此事後,還下令撥出去一筆賑災官銀…”
李予知聽後眉毛微挑,也沒言語。
皇后手中的佛珠一頓,冷冷道:“可是沒想到半路上卻被不知道哪裡來的土匪劫走,派人去查,居然發現是內部出了蛀蟲。”
說完這話,皇后緊盯李予知,不放過他的一絲細微表情。
“賑災官銀非同尋常,這確實該好好整頓一下了,大宣的官員,不能知法犯法…”李予知還未說完,就被皇后打斷。
“那你可知身為大宣朝皇子,你卻知法犯法!”皇后說完把佛珠重重的扣在桌子上。
李予知看著突然動怒的皇后,倒也沒失了分寸,“母后莫要生氣,兒臣不知何錯之有?”
皇后蹙眉看了李予知一眼,不知他是否在騙自己,招手吩咐連芝上前。
“你瞧瞧這個東西,眼熟嗎?”
連芝把東西放在桌案上,隨後退在一邊。
這是一塊和田玉牌,上面雕刻的如意雲紋路上還隱隱沾著些許血漬,玉牌的末端刻著小字——知。
這玉牌確實是李予知的。
“這塊玉牌都舊了,兒臣很早就丟了,母后這又是在哪裡找到的?”
皇后看著李予知,冷冷說道:“這玉牌是在那群劫走賑災官銀的土匪身上搜到的。”
此話一出,屋裡的溫度似是又冷了幾分。
“所以母后是在懷疑兒臣?”
一旁的連芝見氣氛凝重,上前給皇后呈上一杯熱茶。
皇后推開連芝遞來的茶盞,冷冷說道:“老七,你是本宮從小養大的孩子,本宮又怎麼會懷疑你,只是這證據都擺在這裡了!要是被朝上文武百官看到了,堂堂大宣皇子居然勾結土匪貪贓賑災的官銀,你讓本宮如何護你?”
李予知聞言,順勢跪下,說道:“兒臣確實不知道賑災官銀丟失一事,也從未與土匪勾結貪贓,如若母后只因此就懷疑兒臣,兒臣也自當認著。”
說完,跪在地上的李予知卻是沒有起身。
皇后聞言盯了他半晌,嘆了口氣,說道:“本宮知道不是你,也不願意是你,只是重乾監任賑災之事,本宮不希望這期間會有什麼差池。”
聽到事關太子,李予知眼裡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懷州發生饑荒,前朝皇帝欲將安排太子賑災,一來是可以在民間為太子樹立賢德為民的好名聲,二來也是鍛鍊太子處理朝政的能力,假若在這件事上出了紕漏,太子的地位恐怕就會在皇帝心裡大打折扣。
李予知望著皇后面容透露著漠然的神情,沉言道:“兒臣明白,此事兒臣會查明真相。”
“你且跪安吧,本宮乏了。”皇后說完也沒有理會李予知,便要起身離去,連芝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攙扶著皇后進了裡屋。
李予知目送皇后離開後,方才從地上站了起來。
走出坤寧宮,回頭望去,先前在門口的玉公公倒是不見了蹤影。
“殿下,裡面溫度高,小心出來閃著。”說完,蘇清就給李予知搭上了披風。
李予知望著身後的宮城,想起小時候些許回憶,低聲說道:“這外面要比屋內溫和許多。”
“外面暖和?難道是坤寧宮今日沒供炭火嗎…哎!殿下等等我啊!”蘇清回頭張望的功夫,李予知已走出去一大截,蘇清連忙上前追去。
福瑞閣內,連芝扶著皇后進了裡屋坐下,看著皇后陰晴不定的臉色,輕聲說道:“娘娘莫要生氣,七殿下自幼就跟您,他怎麼樣的性格您是最瞭解的。”
皇后冷笑一聲,“老七雖然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但也終究不是本宮親生的,小時候且還聽話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