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禮輕情意重(二合一)(第2/4 頁)
登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來,太和殿內落針可聞。
沉默持續了片晌,才是聽得昭寧帝略帶疑惑地問:
“愛卿何出此言?”
禮部尚書躬身行禮後才解釋道:
“陛下容稟,當時青丘大軍二十餘萬浩浩蕩蕩,即便是三殿下斷去其糧線,也萬不至於他們能直接安然退去雲川,致使這樣功虧一簣的局面。”
“聽聞三殿下曾孤身上樓談判,微臣懷疑此事之中存有蹊蹺。”
如今對於裴修年的局面看起來好像是棋差一籌,若是當日將詆報售賣的事宜交給禮部如今便能一錘定音了嗎?
其實不然,能夠沿用他這套說辭的人多了去了…昭寧帝怎麼可能放任自己真的如此起勢。
這事裴修年當然沒法公之於眾,畢竟偽造手諭是大罪,但自己那番添油加醋威逼利誘青丘帝姬的說辭也站不住腳跟,實際上並不至於將她嚇得敗走渭水…
畢竟再怎麼說也是名聲顯赫的青丘帝姬。
所以如今想來,昭寧帝的懷疑也可能是出於此地?
昭寧帝的目光剛剛投過來,裴修年在他的示意之下正欲開口解釋,卻見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站出來道:
“啟稟聖上,臣以為此乃無稽之談。”
所有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之時更是一滯,這位可是長樂公,世家清貴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這樣的人看到朝堂紛爭本應該無動於衷才對的吧,怎麼如今竟然也要幫三皇子說話?
百官之中忽然響起了窸窸窣窣的交頭接耳聲。
聽說前幾天兩者之間還曾有些許過節來著?
三殿下的勢力範圍竟然悄無聲息擴張到了如此地步?
更別提如今的風聲還有太后娘娘為她站臺之事,如今再向三殿下投誠為時可晚?
實際上裴修年也沒想到這種始料未及之事,在他的預想之中,世家壓根就懶得管這些朝堂瑣事,怎麼可能這麼快下場…
還不待他多思量,便是聽得這位看上去行將就木的老者緩緩解釋道:
“倘若三殿下通妖,當日既然已下襄陽,為何不乾脆奔投青丘,而他手握虎符,大可在手諭傳達之前強令西涼軍不斷後撤,還故意演出此等退軍之事多此一舉做什麼?”
從結果去倒退不失為一個說辭,只不過這種說辭不能本人來說,由這樣位高權重之人點出來正正好好。
class='gad'>
長樂公咳嗽了兩聲,才是繼續略帶慍怒道:
“禮部家的小兒,你既沒打過仗,還想出這等話來,即便是老朽都看不下去了!”
長樂公的確是有資格說這話的,他的祖上輩是開國元勳,他年輕之時也曾隨先帝出兵出征過。
如今這話從他口中說出來言外之意那就是沒打過仗的根本不配來彈劾三殿下通妖之事。
而真正打過仗的,則也明白孤身退軍力保雲川是何等不得了的功績,這反咬一口三殿下通妖…實在是開不了口。
裴修年還來不及謝,就聽他繼續道:
“但…”
長樂公欲言又止,不過這個詞一旦說出口,便代表著事情出現了轉機,昭寧帝也望向他,直言道:
“長樂公但說無妨。”
老國公一躬身道:
“今日臣上朝,主要是為了我世家丹坊一事,不知陛下可有聽聞此事?”
昭寧帝的目光掃過一眼群臣,刑部尚書站出來出言道: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據悉是丹坊之中沿用的神機營人偶出了故障,導致發生爆破以及蓄謀縱火,致使整個丹坊毀於一旦,不過神機營堅持聲稱此事並非他們所為。”
昭寧帝沉吟片刻,才是道:
“長樂公可是需要賠償?發生此等之事,朕也很扼腕,朕一定出資助國公重建丹坊。”
實際上丹坊是誰想動的世家早已心知肚明,誰能夠受益便是誰出手的,而搗毀丹坊受益最大也便只有昭寧帝。
世家不是掏不出這點重建的銀兩來,只不過昭寧帝能夠搗毀一次,便就能夠搗毀第二次。
如今昭寧帝鐵了心要用神機營換丹坊,那是誰也攔不住的事,只能透過此事來謀取更多的利益。
現在搶著說,也是怕一會兒昭寧帝宣佈了別的大事使得世家丹坊之事便顯得無足輕重了。
長樂公便是搖了搖頭,直言道:
“聽聞當日臣的孫兒正欲嚴查此事之時,三殿下正在當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