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售後”(第2/3 頁)
點遊戲做,不然是真的無聊。”
在嘉朗的安排下,二十個人的狼人殺就這樣開始了。
隨著《四時農》兩季節目的的收官,吸引了一批忠實觀眾。還有,一般情況下,第一季都是保密做得最好的,到了第三季,基本上就如同篩子了。
但是不知道是疆省地廣人稀,藝人們直到進組拍攝,都還沒有什麼人知道,大家的vlog更是攢著,等節目播出的時候才一點點放出來,結果就是第一期節目,忠實觀眾蜂擁而至。
播出了三期節目,大家對於第三季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這時節目組微博才放出第二季學姐要做客第三季的訊息。
“沒想到他們還有售後,太開心了!”粉絲和cp粉紛紛入場。
豆瓣小組《四時農》專組裡,果不其然有人提出和譚婉一樣的問題,“牧民們為什麼不定居呢?”
1:為什麼一定要定居呢?
2:為什麼不呢?
3:樓上這樣車軲轆話反覆說有什麼討論的必要啊?從小處講,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尊重理解不批判難道很難做到麼?
4:我覺得他們代表了一個文明時代,那就是遊牧文明,不能因為現代社會里不需要遊牧民族,就覺得他們應該轉向定居,轉向所謂現代文明吧?
……
10:同意,我覺得我們要反思的是,現代一定是好的麼?別說現在的牧民孩子們也要去學校上學,就算不去,繼承這樣的生計方式又有什麼問題呢?再說的細思極恐一點的,所有的孩子必須接受學校現代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不都被扔進了這個滾滾紅塵,成為一顆沒有自由的螺絲釘麼?
11:樓上在說什麼歪屁股的話,難道學習知識還有錯了?
12:學習知識沒有錯,但是你們誰有牧民關於在寒冷天氣生存的知識,誰有看天識象判斷天氣的知識?且不說理科生高二不學地理,文科生們學了六年地理又有幾個可以看天氣的?
13:無非是他們知識和你學的你認為的知識不是一個體系的,你就否定他們的知識和智慧麼?
@13:是呀,其實,往深了說,所謂現代文明,不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一個人選擇跳出這樣的框架,他就是異類了。定居工程,看上去確實是為了牧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不用忍飢挨餓,但是卻也失去了那種遼闊的自由。
……
40:我家就是疆省的,看我ip,說實在的,沒想到這個樓可以討論這麼深入,雖然我有點不太懂,但是確實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們都是不願意定居的,對他們來說,順著氣候遊牧,住帳篷,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以前還說想讓我放牧,但是我總覺得他們是保守、固執己見。我喜歡住在樓房裡,覺得都很方便。我之前也很喜歡學校,因為學校裡有很多朋友可以一起玩,但是看到樓上這麼說的,我也覺得,我長大了就一定要去工廠、公司“打工”麼?小時候,跟著父母轉場放牧的日子很辛苦,可是隨著我年紀漸長,卻越發覺得那樣的日子是幸福。
41:不針對樓上,但是我想說,如果都這樣,那就乾脆全都手工,那這樣成本和產量不都下去了,如何滿足我們十幾億人的需求呢?
42:我覺得也不需要這麼極端啊,但是我覺得經濟市場應該給這樣的“手藝人”(不知算不算手藝人,也想不起來什麼統稱了)一個生存空間。
這個帖子雖然總的回覆不如那些感嘆女美男帥的回覆多,卻吸引了很多人圍觀專業的討論,熱度慢慢炒了起來。
雖然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點進來的人無不認真思考起來。即使從產業經濟的角度講,難道所有的產業都要變成機械化大農場?難道到時候喝的牛奶要變成機器擠的,吃的牛羊肉都是大企業的?
這難道不就是資本主義的圈套?
晚上十個人早早回到了自己的帳篷,點上火爐,躺進睡袋裡,刷著手機,微弱的訊號倒是不耽誤大家聊天、刷手機、娛樂。
林年看到這裡,不禁想起一個曾經的朋友,不知道這一世的他還好嗎,和他的男朋友是不是已經認識了?
這個朋友的著名論調就是,拿著超市打折的雪梨汁說:“它都給你生產出來了,為什麼不直接買果汁喝呢?”還有一個就是,“可樂這麼便宜,成本很低的,喝唄。”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陷阱就是這麼一步步把我們套牢的。
帖子不長,林年想了一會兒繼續回主頁看帖,就見第一的帖子已經變成了:“狼人殺資深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