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晉後傳召(第1/2 頁)
李永樂從話語中並未察覺到李嗣恩對自己那畸戀般的情感,只當皇兄所言是一時的氣話。她輕聲勸慰道:“皇兄貴為一國之君,日後首要考慮的應是大晉的江山社稷,豈能時刻惦念著歸隱山林呢?”
李嗣恩上前邁了兩步,聲音如洪鐘般響亮:“我如今連最起碼的自由都沒有了,又哪有心力去顧及其他瑣事。”
魏桓生怕李嗣恩走近,看破錦被內的破綻,嚇得如受驚的兔子般,緊緊趴伏在李永樂的雙腿之間,絲毫不敢動彈。
李永樂微微屈起膝蓋,那柔滑的大腿如絲般摩挲著魏桓,然而魏桓此時已無暇顧及這份香豔,心中暗自祈禱,千萬別讓李嗣恩發現自己藏身於此,否則自己的小命可就難保了。
李嗣恩神色黯然,最後嘆息道:“母后要我在三月之後迎娶元欽的女兒元明月!”
李永樂嫣然一笑道:“這是好事,永樂以後又多了一位嫂嫂。”
李嗣恩見永樂對自己毫無感覺,心中的鬱悶更如潮水般洶湧,不禁長嘆一聲道:“我不打擾你歇息了,明日再來探望你!”
聽到寢室門關閉的聲音,魏桓如釋重負,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門外傳來春梅的聲音:“恭送陛下!”
過了許久,兩人確信李嗣恩已經遠去,李永樂才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她的一雙玉腿緊緊纏住魏桓,嬌嗔道:“你若是敢辜負我,我就叫皇兄砍下你的首級,不!還是將你閹了當太監,入公主府來侍奉我!”
魏桓故作兇狠,如猛虎撲食般將李永樂狠狠壓在身下:“就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魏桓在公主府與李永樂如膠似漆,纏綿了兩個時辰,臨近黃昏之際,方才想起與沈百富、徐知鄂的約定,才與李永樂依依惜別。
魏桓剛剛踏出公主府的側門,便與徐公公不期而遇,他本欲躲閃,怎奈那徐公公眼神犀利,在遠處便高聲喊道:“唐王殿下,老奴正欲尋您呢!”
魏桓無奈,只得強顏歡笑,迎上前去:“公公,尋魏桓所為何事?”
徐公公朝著公主府側門的方向瞄了一眼,顯然是看到了適才春梅從側門送魏桓出來的情景,魏桓心中一緊,急忙解釋道:“十二公主遣人請我前去為她畫像。”
徐公公哦了一聲,這才言道:“太后命老奴前往臨風閣尋殿下入宮,府內之人言殿下在公主府,故而老奴只得前來尋殿下。”
魏桓心中暗暗叫苦,今日整整一下午,他與永樂纏綿悱惻,數度雲雨,此刻晉後卻偏偏傳召自己入宮,也不知自己是否還有精力去應對她。
魏桓隨著徐公公來到鳳儀宮後,徐公公趨身向前,在晉後耳畔低語了幾句,魏桓心中暗叫不好,以晉後的睿智,八成不會輕信自己編造的那個為公主繪畫的託詞,倘若她較真起來,要自己將畫像呈上,那可如何是好?
幸而晉後並無盤問魏桓之意,待徐公公退下後,她向魏桓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旁坐下。
“魏桓,此次喚你前來,是有一件至關重要之事欲託付於你。”魏桓見她面色凝重,心知此事定然非同小可,趕忙肅然道:“母后但請吩咐!”
晉後起身,移步至窗前,緩緩說道:“自從馮可道亡故後,丞相之位一直空缺,元欽今日早朝之上,提議讓司空路和平出任丞相之職,被我一口回絕了。”她的目光投向窗外,彷彿在眺望那遙遠的天際:“那路和平與元欽關係匪淺,倘若由他擔任此職,大晉的朝政必將盡落元欽之手,我再想制衡他,恐怕比登天還難。”
魏桓義憤填膺道:“這元欽簡直就是狼子野心,母后必須未雨綢繆,切不可讓他羽翼豐滿!”
晉後頷首道:“故而,我欲遣你前往青州走一遭!”
魏桓微微一愕:“青州?”
晉後伸出纖纖玉手,拍了拍魏桓的臂膀:“大晉在先王的勵精圖治下,發展至今日之規模,除了周鎮遠、元欽和馮可道,還有一人居功至偉。”
對此,魏桓聞所未聞,心中充滿了好奇。
晉後娓娓道來:“先王曾有一位義結金蘭的兄弟,名叫王樸。如今大晉的律法,乃是在他所著律法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此人學富五車,足智多謀,曾官至太尉。後來,先王見他在朝堂之上聲名鵲起,對他心生忌憚,尋了個由頭將他罷官,貶謫至青州擔任刺史,迄今已有十年之久。”
魏桓來到大晉已有一段時日,對大晉的政治和歷史皆做過一番深入的鑽研,然而卻從未聽聞過王樸此人,眼神中流露出迷茫之色。
晉後道:“這些年來,王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