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浮光躍金(九)(第1/2 頁)
法且資質上佳的後輩。
倦收天從這行炫光字型中認出了源自道岸七虹劍的劍式,比最初版更上一層,這其中還融合了改良版停江六調的劍意。
他不作片刻猶豫,並指點向這行字。
不一會兒,山下的莫尋蹤收到了氣突蘇戰鬥千紙鶴為他帶來的訊息,就一個字:
允
莫尋蹤嘿嘿一笑,把手放在了巖壁上。
是的,他不走尋常路。
他要爬上去。
就在莫尋蹤踏出攀巖的第一步,峰頂上的倦收天似有所感,神識掃過後,他發現了莫尋蹤這個正在哼哧哼哧往上爬的小不點。
這下他真的有些驚訝了。
感慨莫尋蹤年紀尚小之餘,倦收天走下了觀景臺的臺階,來到了莫尋蹤所在的山體一側,看顧正在山腳處登山的莫尋蹤。
若是莫尋蹤在登山中途體力不支,倦收天能第一時間接住他。
不是每個人都能攀登到頂峰,但每個人都可以嘗試自己的極限。
無論今天結果如何,莫尋蹤這份挑戰自我、勇敢向上的意志,倦收天認可了。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若問莫尋蹤是樂水,還是樂山?
所得的回答必是他二者得兼,山水都樂。
莫尋蹤在巖壁上留下足跡,他是在登山,也是在向倦收天展示過往所學。
北宗拳法是一門側重於腿功的武技。
“七分腿,三分拳”說的就是北派功夫的特點。
正所謂“練拳不練腿,終歸要後悔”,也是強調了腿功的重要性。
凡有益於拳術練功者,如舉重、跳繩、
踢毽子、游泳、騎射等,他莫不研習。
莫尋蹤就把這次登山當做是一場面試。
他發腿疾速,以大腿帶小腿,集力於足,動作簡潔,爆發力卻強。
同時配合迅疾清晰的手上招式,乾淨利落,勁遒力達。
攀巖過程中,莫尋蹤一直秉持著北派拳法的身法要點,身動似龍形,步法似蛇形,行走似貓行,肩胯活如輪,兩臂動如蛇。
他今日就要與群峰較巔絕,與頑石論豪傑。*
倦收天站在峰頂,雙手負後,嘴角翹起,帶著一抹笑意,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了欣賞和讚許。
莫尋蹤向上攀登的每一步,都不是隨便的落腳,他把一招一勢融進了登山的動作中。
從拳法、掌法的基本手法,再到主彈踢、蹬踹的基本腿法,每一項基本功他都做的一絲不苟。
也讓倦收天彷彿見證了他一路的成長。
就在這時,一封飛信來到。
倦收天展開信紙讀信,卻仍把大部分的心神放在了莫尋蹤的身上。
待他看完信中的內容後,眉頭微皺,神色也帶上了凝重。
來信人是善福壽。
在信中,他向倦收天傾力推薦莫尋蹤,也說明了北宗投毒事件的始末。
包括莫尋蹤這個可憐的小不點,為什麼躺著也中槍的原因。
同樣是雙目失明、五感紊亂,放在倦收天這個成年人身上,他也就接受了。但如果放在年幼的後輩身上,這件事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放在當下,這個倦收天極其欣賞莫尋蹤的時間點上。善福壽的來信,直接給莫尋蹤鍍了一層身殘志堅的濾鏡。
後輩因為自己的緣故遭受了無妄之災,也讓倦收天對莫尋蹤產生了歉意。
罪負英雄……
自南北分裂事件後,倦收天隱居多年第一次有這種想說點什麼,卻是一言難盡,最後想嘆口氣,連氣都嘆不出來的感覺。
跟善福壽本人外在暴烈似火的脾氣不同,他信中的口吻很客觀,說明了這件事情還有幕後黑手,告知倦收天也是讓他有個心理準備。這麼大的事,沒有瞞著北芳秀的道理。
正是因為客觀和公正,更讓倦收天意識到,他似乎從未了解過罪負英雄這位同修。
倦收天收起信,來到崖邊等候。
一隻小手從下方伸了出來,另一隻手也搭上了崖邊,莫尋蹤翻身從懸崖邊攀上來了。
倦收天愣住了。
本該是一片空茫黑暗的視野中,出現了一縷初生的朝陽,獨特而鮮明,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隨著莫尋蹤逐漸爬上來,光芒也越來越強烈。
朝陽初升,萬物生輝。
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