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牢裡過夜(第1/2 頁)
李世民聽罷,冷哼一聲。
這種事情,他一聽就明白其中的貓膩。
一旁的長孫皇后,明白他是因為世家如此行事在生氣。
“二郎,你也不必動氣。”
李世民坐了下來,不滿的說道:“世家行事越來越囂張了,還有那個萬年縣令。”
長孫皇后沒有接話,涉及到朝堂的事情,她從來都不干涉。
“王德,你讓人關注此事,不過不要出面干涉。”
王德躬身行禮,“尊聖人口諭。”
李世民擺了擺手,沒有就這事再多說。
要不是這事裡面有鄭家的影子在,他不可能為了趙銘這麼一個小商賈,讓王德關注。
而另外一邊,小吳在自家郎君被抓走之後,也開始按照趙銘的吩咐,關閉酒樓離開。
小吳帶著錢,開始在長安城中,到處找乞丐。
每找到一名乞丐,他就給上幾文錢,交代他們一番。
“你記住了,只要你把我剛剛說的那些,到處傳唱,晚間到永和坊廢棄的城隍廟,我會再給你5文錢。”
隨後,小吳又買上不少小食,遇到小孩子,同樣教他們一段歌謠,然後分給他們小食。
小吳還在不停的找乞丐還有小孩子,長安城中,卻是到處都開始傳唱起了一段歌謠。
“鄭氏豪門霸一方,權勢在手眼放光。貪心不足蛇吞象,欲佔酒樓黑心腸。
可憐酒家勤經營,無端橫禍從天降。鄭氏仗勢來欺凌,百姓心中滿悲涼。
小小酒樓血汗聚,鄭氏豪奪不講理。官府背後撐腰桿,公理正義何處覓。
鄭家人人皆張狂,視民如蟻踩腳下。朗朗乾坤烏雲罩,何時能把青天見。”
歌謠很快傳遍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皆能哼唱幾句。
鄭家府邸,鄭睿也知道歌謠的事情。
他都不用想,就知道此事肯定與趙銘有關。
這才把趙銘丟進大牢一天不到,如今滿長安都就傳出這樣的歌謠。
萬年縣衙,縣令韋固此刻陰沉著臉。
抓趙銘的命令,是他親自所下,如今歌謠到處傳唱,他也坐不住了。
韋固來不及等到下旨,出了縣衙,坐上馬車,準備去找鄭睿。
抓趙銘,是鄭睿讓他所做,他需要與鄭睿商量對策。
韋固出身京兆韋氏,雖比不上滎陽鄭氏這樣的一流大氏族,但也差不了多少。
世家向來同氣連枝,所以鄭睿找到他的時候,一聽只是抓趙銘這種無權無勢的小人物,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鄭睿在聽到韋固來訪,連忙出去迎接。
沒有多餘的寒暄,韋固坐下之後,立刻問道:“鄭兄,現在外面傳唱的歌謠,你都知道了吧?”
鄭睿臉色難看的點頭,“我也是剛剛聽到下人稟報。”
“鄭兄,你對此可有對策?”
“呵呵,韋兄你不必著急,這事想來是那趙銘脫不了干係。不過就是想要利用民間的輿論,對我們進行逼迫。”
韋固見鄭睿並沒有慌張,臉上的焦急之色稍緩。
“那鄭兄覺得,我們該如何應對,可不能讓那歌謠繼續傳播了。”
“韋兄,那趙銘也太過天真,以為憑藉一首歌謠,就能夠讓我們忌憚。呵呵……”
韋固一聽,鄭睿這是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啊。
“鄭兄,可不能讓歌謠繼續傳唱下去了,不然我們會很被動。”
鄭睿一臉自傲的說道:“韋兄,就算傳唱又如何,難道因為一首歌謠,還真有人敢過問此事?”
“可……”韋固還待說什麼,鄭睿繼續說道:“韋兄且稍安勿躁,這歌謠最多就傳唱一兩天,咱們不必理會,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不是鄭睿沒有腦子,而是他自信,甚至是自負。
對他自己家族的自信,在他看來,區區一首歌謠,根本奈何不了他什麼。
韋固此刻也明白了鄭睿的意思,仔細一想,可不就是如此嘛。
一個毫無背景的小商人,還能夠掀得起什麼花浪?
隨後,韋固與鄭睿,開始聊起了其他。
皇宮,王德也正在向李世民彙報。
“大家,現在民間到處都在傳唱一首歌謠。”
李世民頭也不抬的問道:“朕不是讓你關注一下鄭家轉手酒樓的事情嗎?”
“大家,這歌謠正是與此事有關。”王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