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幸婚姻(4)(第1/5 頁)
過了元宵節,黃河東就正常上班了。唐荷花與往常一樣,以院為家, 整天為病人忙碌著。黃金生夫婦各幹其事。看似生活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然而,黃河東與唐荷花的關係卻更加緊張,兩人幾乎成了仇人,見面也不說一句話,幾天誰也不搭理誰。他們的婚姻已名存實亡,走入了死衚衕。
黃河東剛結婚時,黃金生夫婦對兒子的婚姻稱心如意,在家在外喜形於色,逢人便講,他們找了一個好兒媳婦,直誇兒媳婦漂亮懂事兒。
黃河東的母親任留芳常常想,選一個好兒媳婦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不 僅僅關係到兒子的幸福和家庭的和睦,而且關係到家門的興衰及第三代的優劣。兒子相中了唐荷花,憑他父親的本事,把荷花娶進了家門,了卻了兒子的心願,圓了兒子的婚姻美夢,算是對得起兒子。同時,也沒有虧欠荷花,荷花雖然長得特別漂亮,但家在農村,母親沒有工作,家境條件一般,如無高人相助,她很可能一輩子也走不出農村。現在好了,河東他父親不僅讓兒媳婦唐荷花上了“大學”,而且為她安排了工作,不言而喻, 她進了這樣的家門,算她燒了高香,是她有福氣。
任留芳不難看出,丈夫黃金生對兒子的婚姻也很滿意,對兒媳婦也很待見。近段時間,任留芳不時看到,丈夫常常面帶愁容,甚至心煩意亂, 動輒發火,任留芳不知道丈夫是怎麼了,猜測可能是他工作上不很順心吧。 然而,在他不高興的時候,只要兒媳婦一進家,叫他一聲“爸”,他就轉嗔為喜,煩憂便煙消雲散,足見兒媳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任留芳娶了個好兒媳婦,兒子和兒媳婦都有了理想的工作,接下來她和丈夫便順理成章地開始盼孫子了。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把愛和希望轉寄到第三代人身上。任留芳夫婦也不例外,她掐指算算,她和丈夫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他們的同齡人,特別是在農村的同齡人,到他們這個年齡,早就抱孫子了。她聽說,兒子的好朋友王為國的媳婦已經懷孕幾個月了, 不言而喻,用不了多長時間,王為國的父親王主任就當上爺爺了。任留芳晝思夜想,急著要孫子,甚至她天天窺視兒媳婦的肚子,看看有沒有動靜, 可見她抱孫之心切。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兒子結婚後,表面上小兩口琴瑟和諧,背後卻感情不和,互不搭理,甚至經常吵架,這樣,別說抱孫子了,兒媳婦的肚子連動靜都沒有,她的孫子還不知道在哪裡哩。
開始,任留芳並不知道兒子與兒媳感情不和,後來,她經常聽到他們在屋裡低聲吵架,她心中納悶,但沒有在意,只覺得小夫妻之間的事兒, 公婆不便問,過問得多了反倒不好,等時間一長,他們再長大一點,關係自然就會好的。
可是,事情並非如她想象的那樣,更不可思議的是,兒媳婦在大年三十晚上喝農藥了,若不是搶救及時,搞不好還會鬧出人命哩,老天爺, 咋會這樣? 家門不幸啊!想起來後怕,這是我哪輩子造的孽呀!
任留芳得知兒子與兒媳的感情不和後,並沒有馬上告知丈夫黃金生, 她擔心他知情後不高興,怕他為此分心。後來,她見兒子兒媳越來越彆扭, 吵鬧不斷升級,實在憋不住了,就把兒子兒媳感情不和的事情告訴了他,他一聽,十分驚詫,百思不得其解。過了良久,他才慢慢地說:“你問問是咋回事兒,多批評河東,勸勸荷花,別叫外人看笑話。”
有一天,丈夫和兒媳婦都不在家,任留芳將兒子河東叫到跟前,問他為什麼經常與荷花吵架?
兒子幾次欲言又止,囁嚅著難以啟齒,在她的再三追問下,兒子終於說了實話:“荷花不像女人,是個冷血動物,我和她可能過不到頭。”
兒子說完,任留芳不禁驚愕。她聽出來了:兒子和兒媳不但沒有感情, 而且如同水火,互不相容,甚至可能離婚散夥。她不解,失望,傷心,痛苦。 兒子已長大成人,房中之事他說不出口,她也不好細問端詳。
過了數日,任留芳不忍心看著兒子與兒媳的關係這樣僵持下去,便想摸清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從中調和。她不知道兒子與兒媳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小兩口的關係為何如此僵持? 主要問題在誰身上? 她不好直接問兒子兒媳,怎樣才能把問題弄清楚呢?她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她要透過兒子的好朋友王為國,把事情搞清楚。
她找到王為國,把兒子兒媳不和及她的疑問告訴了他,然後,對他耳語了一陣,王為國點頭答應。
數日之後,王為國向任留芳覆命,她從王為國的口中得知:唐荷花對河東十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