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八十壽辰(2)(第1/2 頁)
第四天,黃河西按照與他父親商定的意見,再次開著他的捷達轎車,回到黃村老家。
黃河西駕車,載著他父親,駛向北邊的鄰縣,找他父親的姨姥姥的老宅和墳頭去了。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他們來到了鄰縣的縣城。
黃河西的父親憑著印象,找到了縣城西大街中段路北的一個地方。他下車左右看看,再也看不見他姨姥姥當年的那片老宅,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寬闊的水泥地面大街和一個高樓林立的住宅小區,旁邊是一個人工開挖的供人們遊玩的小水湖。
黃金成來回走了幾趟,左右看了一番,自語道:“我記得就是這一片兒,咋變成這樣了?!”
有人騎著腳踏車,也有人徒步,像根本沒有看見他們一樣,從他們身旁走過。
黃金成不想馬上離開此處,他想證實一下自己的記憶是否正確。先後有幾個中青年人分別從他身旁走過,他沒動也沒問。等了一會兒,終於有一位駝背的老者蹣跚走來。黃金成趕緊上前問道:“老哥,這一片原先是不是戴長存家的老宅?
”
老者停住腳步,看了看黃金成,問:“你是戴長存的什麼人?
”
戴長存是黃金成的姨姥姥的大兒子,黃金成該叫他表舅。黃金成聽了老者的問話忙答道:“他是我的姨表舅。”
“這一片正是他老家的地方。”
老者停了停,又說,“他家早就沒人了,都死光了。”
黃金成答道:“我知道,謝謝你呀,老哥。”
老者走後好大一會兒,黃金成還佇立在那裡,若有所思。
他們出了縣城,轎車向西北方向行駛了二十多分鐘,在一座工廠的大門前停下了。
黃金成再次下車,回頭看看縣城,又向四周看了一陣子,低語道:“大概就在這一片吧。”
黃河西清楚父親說的是他姨姥姥的墳頭。不過,這裡哪還有小土墳頭?
看到的盡是工廠、樓房、柏油路、綠化帶及水池,連一塊莊稼地也沒有了。
這裡是該縣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工廠的一個門衛走了出來,他來到他們跟前問道:“你們找誰?
有什麼事兒?
”
黃金成趕忙回答:“我來找一個親戚的墳頭。”
門衛答說,這座工廠已建十多年了,建廠時他就來了,據他所知,徵地時地上沒有墳頭,但開挖廠房的地槽時,卻挖出了一具無主屍骸,因為是無主屍骸,當下就和垃圾一塊運走了。
黃金成聽後,沒有說話。他又來回走了一會兒,向四周看了一陣子,然
後,心情沮喪地說:“我們走吧。”
在回家的路上,黃金成心情沉重,一句話也沒有說,有時,還背過臉去,偷偷抹一把眼淚。
回到家裡,黃河西的母親見黃金成眼圈紅紅的,陰沉著臉,便明白了一切。
過了良久,黃金成自言自語地說:“咋變化恁大呀?!什麼也沒有了,
真是滄海桑田、天翻地覆啊!”
直到下午,黃金成的心情才漸漸變好。
黃河西與父母商量慶賀父親八十大壽的事宜。當談到高興處,父親開啟了話匣子。
他對著黃河西說:“我這一輩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土地改革前的十五六年。那時候,我雖然是少東家,但日子並不好過,
整天擔驚受怕,既怕土匪軍閥打砸搶,又怕日本鬼子放火、殺人、抓苦工,吃不香,睡不安,時常提心吊膽,弄不好命都沒有了。第二個階段,是剛解放那十五六年。這一階段,開始我在地區行署工作,後來被下放到村裡進行勞動改造,心裡很憋屈,不過,那時大家一起勞動,農村還不興論成分哩,日子雖然不算好過,還勉強可以。第三階段,是農村也興論成分的十來年,這段日子不太好過,我受了很多委屈。第四階段,是改革開放以來,這是我一生最開心的一段,這四十年來的日子是真好,不論成分,憑本事吃飯,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當上了幹部,個個有出息;經濟發達,物質豐富,我吃得好,穿得好,還有錢花,在縣城也有了房子,還有小轎車;
我有退休工資,待遇不薄,吃住看病都有保障,真享福了,比我當少東家時好得多、強一百倍!我小的時候,有個算命先生給我算卦,說我是‘彈花錘子命,即兩頭好中間差’,要叫我說呀,我是丫丫葫蘆命,這四十來年是最大最肥最好的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