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過河拆橋(第1/2 頁)
蕭雲將藥粒輕輕放回瓷瓶,重新蓋好瓶蓋,轉頭看向常壽。
她神色溫和,卻又透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輕聲說道:“常太醫,離京之前,你能製作出多少藥丸,便盡力去做多少吧。
畢竟,當下實在無法確定石碼鎮那批百姓中,此刻究竟會有多少人已然染上了疫病,咱們須得多做準備,以防萬一。”
常壽站在一旁,原本還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此刻聽聞蕭雲這番話,仿若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頓時開心不已。
他之前還滿心擔憂,生怕自己辛苦研製出來的藥會存在什麼紕漏,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如今聽到蕭姑娘這般肯定,懸著的心總算是穩穩地落回了肚子裡。
他連忙躬身,語氣中滿是欣喜與感激,“皇上,那臣這就繼續去煉藥了。”
乾隆微微點頭,想到常壽既已掌握了煉藥的關鍵,已然不需要雲兒再費心指點,便神色淡然地開口,攆他離開,“既然你已經學會了,回太醫院去弄吧,速去速回,莫要耽擱了救治百姓的大事。”
常壽聞言,腳步微微一滯,心中暗自腹誹:皇上這可真是過河拆橋啊!
不過,他又能說些什麼呢?畢竟君命難違,當下也只能俯身行了一禮,恭敬應道:“臣遵旨。”
言罷,便匆匆退出膳廳,趕回太醫院,準備為拯救百姓全力以赴。
用過早膳之後,乾隆微微回首,滿含柔情地看向蕭雲,輕聲說道:“雲兒,既然常壽已然可以製造出,能夠救百姓於水火的藥丸,那你便無需再殫精竭慮、耗費自身修為了。”
蕭雲聽聞乾隆此言,她輕輕點了點頭,朱唇輕啟,清脆悅耳,“說得對。”
稍作停頓,她美目流轉,眼中閃過一絲靈動俏皮,仿若一隻狡黠的小狐狸,繼而笑語盈盈道:“弘曆,那我陪你,批閱奏摺,可好?”
乾隆嘴角噙著一抹寵溺到極致的笑意,仿若看到了世間最令他歡喜的景緻,微微頷首示意。
此時,小路子早已像個訓練有素的影子,悄無聲息地候在一旁。
見二人商議已定,趕忙手腳麻利地將大臣們遞上來的奏摺,一本本整齊地碼放在乾隆的書案上。
乾隆款步走到書案前,優雅地側身坐下,而後輕輕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蕭雲同坐。
蕭雲蓮步輕移,與乾隆並肩而坐於那把寬大的椅子上,兩人的身影在晨光中仿若一對璧人,構成一幅絕美的畫面。
乾隆抬眸,目光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看向蕭雲,開口說道:“雲兒,你看這摺子上說,南方數省近日連降暴雨。
那雨勢仿若天河決堤,洶湧澎湃,多地出現洪澇災害,洪水肆虐之處,房屋傾塌,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依你看,該如何是好?”
蕭雲略一思索,仿若一位胸有成竹的謀士,輕聲說道:“弘曆,依我之見,當務之急乃是即刻派遣能員幹吏趕赴災區,統籌協調救災事宜。
這些官員需德才兼備,既有果敢的決斷力,又有體恤百姓的仁心。
一方面,組織當地百姓和官兵抗洪搶險,加固堤壩,以防洪水進一步肆虐,如同給災區百姓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另一方面,儘快籌備賑災物資,如糧食、衣物、藥品等,確保受災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滿足,讓他們免受飢寒交迫之苦,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溫暖。”
乾隆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許之色,仿若看到了一顆璀璨的新星升起,介面道:“雲兒所言極是,朕亦正有此意。
只是這賑災物資的籌備與運輸,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需考慮沿途可能遇到的諸多阻礙。
諸如道路泥濘、山賊劫掠等,著實不可掉以輕心,稍有不慎,便可能延誤救災時機。”
蕭雲微微淺笑,笑容仿若春日裡最嬌豔的花朵綻放,柔聲道:“弘曆,我以為,可令沿途各地官府全力配合,開闢綠色通道,優先保障賑災物資的運輸暢通無阻。
同時,發動士紳商賈,鼓勵他們慷慨解囊,捐獻物資,以解燃眉之急。
這些士紳商賈,平日裡承蒙朝廷恩澤,如今國難當頭,想必他們定會踴躍響應,為救災貢獻一份力量。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朝廷的負擔,又能凝聚各方力量,共渡難關。”
乾隆聽完,龍顏大悅,仿若看到了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伸手輕輕握住蕭雲的手,感嘆道:“雲兒,有你在朕身邊,真乃朕之幸事。
你心思縝密,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