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武都方略(第2/2 頁)
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而且劉平還要求最好把武都境內各羌族、氐族的人口也都清查一下。
最起碼也要知道武都內有哪幾個成氣候的羌族、氐族勢力,各自首領是什麼人,有多少族人等資訊。
第二件事則是墾荒。以劉備的名義發一個墾荒令,由郡府承擔農具和牲畜,百姓負責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荒地不管多少都歸個人所有。
並且免除前三年的稅收,三年之後再連續兩年稅收減半。
第三件事是吸納流民,這個很簡單,只需要長期做就行。不過要事先做好相應的準備。流民接納了之後,住哪兒?怎麼吃飯?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具體怎麼操作,劉平也有了想法,但是還得眾人商討。
這是大方向上的內容,細節上,還有很多。
功曹衙門下面,劉平打算新設一個格物的部門,就叫格物司。具體來說,就是個推動技術發展的衙門。劉平自己本人是沒什麼科研能力的,但是眼光是在的,而且大概其也知道一些東西。
有了一個格物衙門之後,方便他以後更新一些技術。畢竟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比方說,現在劉平很是渴望得到曲轅犁。
這玩意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效率上來了,生產力還不噌噌往上漲?
以上還只是第一年要乾的事情,劉平直接做了一個五年規劃。一點點的掰扯,一頓解釋,直接說了個把個時辰,說的劉平口乾舌燥的。但是眾人都聽得很認真,沒有一個人面露不耐之色。
不管是有野心還是有抱負,如今在座的這些人都很清楚。武都是他們的立身之本,只有把武都搞好了,劉備才有可能更進一步。
他們,也都是如此。
“有什麼問題,都問問吧。”劉平喝了一口茶,有些疲憊的說道。
上首,劉備第一個開口:“吾等人手不足吧?”
劉平點點頭。真要按照他的計劃來,第一年還好,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就肯定會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劉備如今的尷尬點就在這裡,除非跟他有過接觸,不然的話,很難吸引到人來投奔他。
袁紹、袁術兩兄弟有家族支撐,四世三公的袁家,門生故里遍及天下,不是說說而已。所以這兩兄弟發家致富很快。
在這一塊,曹老闆和劉備都不如二袁。但是曹老闆不需要啊,曹操的宗親簡直就是怪物集中營。不管是曹氏一脈還是夏侯一脈,在這個時期人才都是井噴式的冒出來。
而且個個允文允武。
劉備就拉胯多了,除了關張基本上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哪怕是當年一同學習的同窗,也更願意跟隨公孫瓚。
眼下雖然因為劉平的介入,劉備比原本歷史上要好太多了。可是武都這個地方,實在是難以入眼。真正的頂尖人才,不會貿然投奔他的。
但是劉平不在意頂尖人才啊。他需要的是中人之姿,再簡單地說,讀過書,願意吃苦能做事就行。
“郡內也有不少讀書人,主公可以徵辟一部分。再一個,可以給先生去信一封,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才推薦一二過來。”
說到這裡,劉平頓了頓笑著說道:“再一個,大家都是有些親朋故交的,說不定就有人願意來呢?有合適的,也可以寫封信去問問嘛。”
長遠來看,最好的還是有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但是眼下劉平沒有說出來,因為太遙遠了。不是三五年就能做到的。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劉備點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