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激烈的戰鬥(上)(第1/2 頁)
寶慶是座新城,還未曾有敵軍攻破過。
趙輝並不敢直接挺槍殺入,只能先徒手摸索一番探探路。
寶慶城始建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今不過十九年,是以城牆光滑,城門嶄新。
(此處原有數百字,奈何閒人報官知。箇中美景不復見,空餘來者嘆悠悠。)
一瞬之間,就將趙輝圍在了中間。
趙輝低喝了一聲:“來得好。”
……
洞房花燭夜,趙輝征服了寶慶,他甚至忘記了用藥——主要是沒找到機會,公主府的下人都是宮裡人。
花徑初開,藥暫且不用,日後再說。
趙輝已經打定了主意,反正回門在十天以後,期間新婚夫婦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彼此熟悉與適應。
這一點,趙輝由衷的感謝草創制度的老朱了。
居然十分有預見性的將回門日定在了十日以後,因為第二天寶慶果然下不來床了。
要是第二天就得回門,少不得要出醜了。
趙輝這廂連日激戰,朱棣也忙著戰鬥。
朱棣不久前已率軍出塞,號稱五十萬,實則十餘萬,一路追殺馬哈木。
然而,馬哈木也不是傻子,他一路敗退,可謂是半真半假。
若論和明軍馬步軍陣而後戰,那十個馬哈木綁一起也打不過朱棣。
所以馬哈木便一路往北撤退,讓明軍的戰線越拉越長,以至於朱棣不得不留下大部分士卒,用來保護補給。
終於,追到忽蘭忽失溫時,馬哈木不跑了。
因為明軍終於進入了馬哈木佈下的埋伏中。
他的騎兵佔據了三座山頭,一心求戰的明軍冒冒失失的就衝進了包圍圈。
馬哈木的瓦剌騎兵頗具中亞風格,戰馬都著重甲,士卒握著長矛衝刺,銳不可擋。
靠著這一招,馬哈木才能東征西討,打下偌大一份基業。
朱棣也發現情況不太妙,不過身為王者,遇到各種不利因素都能做出最正確的應對。
朱棣先派出騎兵挑戰,試圖引誘瓦剌騎兵先出擊。馬哈木大喜,認為朱棣想要騎兵決戰,便發起了進攻。
重甲騎兵居高臨下,從山坡上衝下,直撲明軍的輕騎。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了整個草原,整個天地之間都彷彿被馬蹄聲所震顫。
朱瞻基既緊張又激動地望著衝鋒而來的瓦剌鐵騎,漢軍的騎兵又一次兵臨漠北,他渴望著能親眼見到勒石燕然、封狼居胥的豐功偉績。
渴望到握著佩劍的手都有些微微發抖。
就在這時,原本誘敵的明軍騎兵往左右兩翼繞去,瓦剌鐵騎由於太重,一時無法很快的拐彎,便只能一路往前衝去,直奔明軍的步卒大陣而去。
而迎上瓦剌重騎的正是神機營。
神機營並非簡單的純粹火器部隊,而是有相應的兵種進行配合。
瓦剌重騎第一個撞上的便是神機營的車陣。
數百斤重的戰馬,加上馬上的騎士,還有人與馬的盔甲,加起來接近六七百斤的重量,經過加速後,已經達到最高速度的馬隊轟隆隆的直接朝著車陣撞了上去。
“轟……轟……轟,”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響聲傳來,震得朱瞻基差點軟倒。
那是瓦剌鐵騎撞到偏廂車上的巨響,一名名悍不畏死的騎兵挺著長矛直直的撞了過來,巨大的衝擊力使得一些長矛直接穿透了車廂的擋板,將擋板後的明軍像糖葫蘆一般串了起來。
慘叫聲、喊殺聲、槍炮聲,響成了一片。
朱瞻基見朱棣握著佩劍筆直的站著,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便也學著他祖父的樣子挺了挺胸,昂頭站著。
眼前的戰場上,已是硝煙瀰漫。
神機營的三眼銃、十眼銃、一窩蜂、碗口炮等等火器輪番擊發,整個陣前騰起一串串的煙霧。饒是瓦剌騎兵穿了甲,仍然有一個個計程車卒被彈丸或箭矢擊中,在車陣前噼裡啪啦地倒下。
朱棣眼睛還盯著戰場,卻開口對朱瞻基道:“好好看著,將來有恁受用的。”
朱瞻基嗯了一聲,勉力支撐,盯著戰場。
終於越來越多的瓦剌騎兵倒在了車陣前,馬哈木也心疼了,傳令收兵。
訓練有素的瓦剌騎兵又緩緩退回了山坡上,遙遙望著明軍大陣。
朱棣見瓦剌軍受挫,正是一鼓作氣破敵的機會,便命明軍主動出擊,圍攻在山坡上的瓦剌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