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出征安南(第1/2 頁)
正在家中與公主蜜裡調油的趙輝突然打了好幾個噴嚏。
“不好,娘子,肯定是有小人在背後陰我。”
寶慶笑道:“這都是哄小孩子的,當不得真。”
轉過天,是大朝會,按例在京官員都要參加,趙輝當然也要上朝,天還沒亮,他就在午門外右掖門朝房等著。
按明會典要求,武官自東而入,所以右掖門朝房都是勳戚與武官。不過今天卻不同尋常,許多文官都從左掖門的朝房來找趙輝致謝。
柳升見了陰陽怪氣道:“駙馬爺與文官倒是很親近啊。”
有御史看不過,噴道:“我等都來拜謝駙馬迴護太子,坦坦蕩蕩,不像有的小人總在背後作祟。”
趙輝笑著擺手道:“哎呀不必如此,皇上對太子有所誤會,我只是陳述事實罷了,皇上聖明燭照,誤會這不就解了嘛,我怎敢居功呢?”
趁著人多的功夫,楊士奇擠過來悄悄對趙輝道:“安遠侯舉薦您出征安南,怕是要對您不利,等會上朝能推則推。”
趙輝面色凝重了起來,看了看不遠處正與勳戚們談笑風生的柳升。
安南是個硬茬子,自唐末從中國分離以來,自立之勢已成,按照歷史,大明打了很多仗,死了很多將士,最終還是丟了安南。
柳升可不是大善人,舉薦自己去安南,不管有沒有後招,都是想整一整自己。
朝會上,兵部上奏,草擬了此次出征安南的將領及軍隊。
掛徵夷將軍印的還是張輔,柳升、沐晟為副將軍。
“……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趙輝為都指揮使,領府軍前衛。”兵部唸到了趙輝的名字。
趙輝淡然一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襲職了老爹的千戶官職位,總有要上戰場的那一天。
府軍前衛聽起來只有一個衛,但實際上是一支大部隊,按編制總計有二十五個千戶所,因此設定了足足五個衛指揮使,趙輝原來的老領導陳沂只是其中之一。
雖然許多千戶所並不滿編,但不妨礙存在各級將校,要統領這支部隊,非得安排個有經驗的人。
而趙輝,似乎就是那個不二人選。
這個雖然只是提名,但被點到諸將領紛紛出列,表達一下忠心,宣誓會為皇上為大明奮勇作戰。
趙輝也同樣出列表一下決心。
朱棣特意問他道:“趙輝,你可沒打過仗,可願意領兵去交趾?朕不勉強你。”
趙輝微笑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交趾乃我天朝故土,平定叛亂,復我華夏故地,故臣所願也。”
朱棣也不由得叫了一聲好,讀過書的武將就是會說話。
下了朝,趙輝照例還得去前軍都督府衙門辦公,處理完了公務,他又去府軍前衛軍營巡視了一下,看看這支軍隊的大體情況,面見一下幾個衛指揮使。
等忙完回到自己家,也不知道是誰透露的訊息,家裡都知道了他要出征的訊息。
老孃劉氏抹著眼淚道:“你爹就是去打安南戰死的,沒想到當兒子還要走當爹的老路。”
三娘子嗔怪道:“大娘子慎言,小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得勝歸來的。”
劉氏頓時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呸”了幾個,打了自己幾個嘴巴,又雙手合十,喃喃道:“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三清保佑我兒平安歸來。”
劉氏擦了擦眼淚,問趙輝:“大軍什麼時候開拔?”
趙輝想了想道:“兵部還沒下令,調兵、調糧、準備戰馬軍械、集結操練,正式開拔怎麼也要兩個月以後。”
劉氏點點頭,帶著不可反駁的語氣道:“為防萬一,你出征前得給我們趙家播下種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趙家這麼大的家業可不能絕了後。”
幾個姨娘紛紛怪劉氏講話太不吉利。
劉氏這回硬氣了:“這叫話糙理不糙,誰不想兒子平平安安的,但為了這個家著想,我這是不得不為。”
劉氏嘆了口氣,又道:“你爹出征時,好歹你已經十來歲了。你現在一兒半女也沒有,皇上這個親家怎麼當的,怎麼能派駙馬上陣呢?”
趙輝嚇了一跳:“慎言啊老孃,小心錦衣衛。”
老孃腦子裡沒有那麼根弦,自己可是很清楚錦衣衛的能力,他在家上幾回茅房,拉的是乾的還是稀的恐怕都清清楚楚。
老孃瞥了一眼趙輝,沒好氣道:“結婚好幾個月了,公主的肚子一點動靜也沒有。”
趙輝連忙捂住老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