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班摸魚寫書(第1/2 頁)
終於,皇帝的大軍都開拔出城了,趙輝鬆了口氣,換防計程車卒也來了。
趙輝帶著忙活了一夜計程車卒回軍營。
有士卒對趙輝調笑道:“千戶爺長得如此俊朗,陛下見了,沒招您當個駙馬啥的嗎?”
趙輝哈哈大笑:“我家不是公侯,我也不是狀元郎,皇上哪裡看得上我?”
士卒們更起勁了,趙輝與士卒們年齡相仿,只要不是在當差,大家都很隨意。
又起鬨道:“千戶爺也到了該成婚的年齡了。”
趙輝如今剛十六歲,倒也正好是婚配的年齡,但他們家比較尷尬,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型別,官階比他低的,趙輝母親看不上。官階比他高的,當然也看不上趙家。
趙輝本就是穿越者,對於古代這麼早就結婚十分的不感冒,也樂得不早婚。
不久之後的一天,朱棣正在乾清宮看家書,是自己長女永安公主問安的家信。自打永安公主下嫁以來,朱棣每次北伐或回到南京,永安公主都不時會寫家書問安。
看完家書,朱棣嘆了口氣,永安公主是自己長女,雖然嫁了人,但駙馬袁容並不安分。早年自己還在北平,袁容還算尚可。等到自己靖難成功,又常年不在北平,袁容仗著自己是駙馬,開始驕橫起來,囂張至極。
有一次一個都指揮使(正二品,大概類似地方軍分割槽一把手)路過駙馬府門前沒有下馬,然後就被袁容叫人狠狠打了一頓,差點打死了人。
後來,被朱棣嚴厲警告之後才有收斂。
二女兒永平公主嫁得也不好,與駙馬李讓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成婚,永樂二年(1404年)駙馬就英年早逝了。永平年紀輕輕二十多歲就得守寡,實在是慘。
朱棣放下家書,又開始看奏章。
自打永樂八年(1410年)親征蒙古後,這草原上的蒙古人如同打地鼠一般,東蒙古被打下去了,西蒙古又崛起了。
這不,西蒙古,也就是瓦剌馬哈木殺了東蒙古的大汗本雅失裡,勢力大漲,大有一統蒙古之勢。
馬哈木遣使至明廷,表示願意獻故元傳國璽,要求明廷派兵消滅東蒙古的太師阿魯臺。
阿魯臺一聽他不幹了啊,也上奏章,表示願意臣服大明。
朱棣看了阿魯臺的奏章,有些腦殼疼。這幫子韃子如同草原上的兔子一般,發大兵去剿,他們就跑。等你回家了,他就又跑出來霍霍大明各邊城。
朱棣決定明年再次北巡順天府(即後來的北京),一來防備蒙古人的南下,二來準備第二次北伐。
但在此之前,他覺著還是得早些為寶慶公主選個好夫婿,這事不能拖,寶慶明年就十九了,再拖自己這個當哥哥的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有了自己兩個女兒不幸福的婚姻,朱棣覺得把公主嫁給勳貴高官子弟不是個好主意,這幫子人從小嬌生慣養,什麼女人沒見過,肯定不會好好珍惜,不如找個靠譜的老實人嫁了。
可見,朱老四的見識還是頗有前瞻性的,與後世從良的妓女們不謀而合。
朱棣召來了太子朱高熾,交待了一些國事,順便也讓留意一下金川門的守將。
朱棣突然又不記得趙輝的名字了,忙轉頭問隨侍的太監,這才把事交待完了。
朱高熾不敢大意,回去後連忙找人來,去調查趙輝。
寶慶雖然年齡小,論輩分卻是朱高熾的姑媽,這差事必須得辦好、辦得漂亮。
至於趙輝這頭就輕鬆多了。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上值、開城門、關城門、換防、下值回營。
有機會就請假回家,沒機會就待在營中寫寫畫畫。
不是他熱愛學習,而是他正從事一項高尚的職業——寫書。
他的上官衛指揮使陳沂接到太子的密令,要求調查他的下級趙輝。
他對趙輝熟悉不過,但為了例行公事,來到營中,看看趙輝在幹嘛。
陳沂進得簽押房,趙輝正在奮筆疾書,見上官突臨,嚇了一跳,忙起身迎接。
他心裡有些發虛,畢竟公然上班摸魚寫書,輕則罰俸,重則革職也是難說。
陳沂笑道:“趙千戶在忙著寫啥呢?”
他們是軍官,可沒有那麼多案牘工作要做。
陳沂不由分說一把奪過趙輝案頭地書本,翻回封面一看。
赫然是金瓶梅三個字。
“金……”
趙輝臉都嚇紫了,這特麼壞菜了啊。當朝從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