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 第26章 火器製造革新計劃

第26章 火器製造革新計劃(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趙輝給太子上書,要改革火器的生產。

首先是人員。撥出全國三成的匠籍百姓,成立火器廠。

當然了,不是直接把人拉過來給趙輝當職工,而是這三成的工匠不再強制徵發應役,而改為收代役錢。各地本需要來南京承擔工匠役的匠戶,只需要交一筆相當於路費的代役錢,就可以免除該次的勞役。

這筆代役錢,用來募工。

募來的工匠簽訂書契,按月領取工錢。

這樣,火器廠就從兵仗局的手工作坊一躍,跨越了兩百年,成為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手工業工場。

其次,是生產。

不再吃大鍋飯,而是採用多勞多得的模式。原本一個工匠一個月做滿30天可以做3支火門槍,但如果超過3支,便有獎金,多勞多得。

再次,是管理。

趙輝要求,火器廠直屬於京軍,也就是編制上屬於皇帝親自掌管的上直二十二衛。不能讓太監或文官來插手管理。

這一點放在最後,趙輝卻覺得反而是最重要的一點。趙輝對大明朝那幫子官宦的貪墨能力十分清楚,要是這個火器廠讓太監或者文官來管理,不用兩三年就能把代役錢貪墨個七七八八了,別說造火器了,造燒火棍都很難了。

奏疏遞到太子那,太子看了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這個趙輝,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了,一口氣要三成的工匠。”太子沒好氣的跟蹇義、楊士奇等人道。

楊士奇笑著回道:“三成,倒也不多,我大明工匠三十萬,三成,差不多十萬不到。”

大明朝目前匠籍大概有二十多萬輪班工匠、兩萬多的住坐工匠和兩萬多的軍匠。當然,這是紙面上的資料,許多工匠還有散在各地的,比如在寧波造船的,在徽州冶鐵的,在臺州造紙的,真正能夠分給造火器的,十不存一。

楊士奇提議:“三成太多了,不如挑邊遠一二省,免除其輪班服役,將該省的代役錢撥給趙駙馬。”

蹇義也表示支援,輪班匠十分困苦,生產積極性很差,跟衛所兵一樣,經常有人逃亡。

藉著此事,可以嘗試一下以錢代役的改革。如果實行的好,將來革除工匠輪班制度也是說不準的。

太子同意,“好,楊先生代擬奏章吧,向皇上請示。”

太子自從上次挨批後,行事已經十分小心,像這種一下子兩個省匠籍的大動作,沒有朱棣的首肯,太子是決計不敢做的。

朱棣對此事倒也十分上心,很快予以批覆發還南京。

批示如下:俺妹婿知道要革新弊政,那意思甚好。但太子恁是作甚吃的,一下與他一兩個省,當家怎當得越來越回去哩。休道天下太平無事,恁便懶惰了。恁東宮的輔臣每好生勾當著,每日裡教好太子,多讀些書,做事儉省著些。妹婿作那獅子大開口,拿俺聖旨與他看了,撥一百住坐匠與他,命他半年之內,立功勞出來。待俺回京看了,有功便賞他,無功便拿法度治他,與恁東宮諸曹一併治了。欽此。

太子果然差楊士奇把批覆的奏章拿給趙輝看。

趙輝看了後,差點哭了,本想著為大明朝乾點實事的,沒想到還沒開始幹活,已經被朱棣判了一個緩刑。

要是折騰了一番沒有立下功勞,還得被治罪。

老朱家可真是壓榨牛馬的好手。

計劃中革新沒搞成,朱老四隻撥了一百住坐工匠來給趙輝當牛馬,但是住坐匠一個月只幹十天活,你要讓人家幹一個月,那必須得支付加班工資吧?

那火器廠賬面上是一文錢都沒有,怎麼付加班費?

趙輝想得頭都大了。

還是太子從自己的私房錢中,拿了一百兩銀子給了趙輝,總算是有了啟動資金。

朱棣可能很快就要從燕京班師回朝了,現在啟動資金約等於沒有,技術人才似乎也是零蛋,眼下如何又快又好的做出一些成績來是關鍵。

這個時代明軍使用的火銃——也就是火門槍其實還是比較原始的。

雖然比起洪武年間的火門槍有了略微的改進,比如藥室加厚了,炸膛的機率減少了,但是火門槍的操作不便、命中率感人的缺點還是非常明顯的。

總的來說,目前明軍的火銃還只是一根能裝火藥的大鐵管子。趙輝甚至猜測,如果給他一根自來水管,他都可能手搓出來一杆火門槍。

趙輝召集了目前他僅有一百名工匠開會,他不指望這幫子人能夠快速踏入兵工廠時代,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為研發人員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