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有功不賞那怎行(第1/2 頁)
趙輝宴請府軍前衛的一班兄弟們吃酒。
大家見他悶悶不樂,紛紛關切。
“嗨,還不是為了那三瓜兩棗。皇上罰了我半年俸祿。”趙輝悶了一口酒。
大家當然要問緣由了,趙輝便一五一十說了是那二十五個美人惹的禍。
有人調笑道:“要不讓兄弟們給您老分擔幾個,您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哎。”
趙輝推託是那幾個美女不願意離開他,實際他心裡總是覺得既然是自己的女人,哪有給出去的道理。
古人贈友人姬妾被認為是一樁雅事,還能增進友情,可趙輝畢竟還是帶著現代人的靈魂,即便那二十五個美人事實上就是他的奴僕,可他還是接受不了這樣的行為。
“罷了罷了,不提這些糟心事。今天是給陳大人和張大人慶功的,來來來,喝酒。”
趙輝說的是陳沂與張六一,張六一親歷戰陣,有破陣之功,已經定了要升遷,為衛指揮使,但具體去哪裡還未議定。而陳沂,因“部功”(就是領導之功)也榮升廣東都司都指揮僉事,不日就要去嶺南上任。
剩餘的幾人都是趙輝的老部下,多多少少都有軍功,大家都很高興,趙輝可不想掃了大家的興。
散席後,趙輝與張六一併行。
張六一問道:“都督,你說我請調哪裡比較好?”
趙輝反問:“你想是建功立業,還是苟安養老呢?”
“那當然是建功立業了。”
“那就去北方,北平附近最好。”趙輝想著朱棣後面還有幾場北征要打,要打仗,還得去北方建功。
張六一點點頭。
趙輝笑道:“如果去了北平,記得買房買地。到時候燕京房價可會飛漲,你當包租公也能日進斗金。”
張六一鄭重點頭,“屬下記下了。”
張六一又問:“下一步都督打算做什麼?”
趙輝還沒想好,如今身在前軍都督府,實際沒啥事,成天摸魚。
“兒童你說我為啥會被文官彈劾?”
“那還用說,肯定是看您不順眼。”
趙輝認為不對,“一定是有人在背後造謠。”
這次功勞立得有點大,又不肯分潤人家一些,得罪了軍中武將。少不得有人把自己的“劣跡”添油加醋地往外一說,那些御史言官還不跟貓兒聞到腥一般。
“我現在就是風評不好,風評的根源是我們沒有掌握輿論!你說對不對?”趙輝恍然大悟。
他一個草根千戶,突然一躍成為駙馬,還節制一軍,立下大功,不被人眼紅就奇了怪了。
張六一道:“那……那怎麼辦?”
“引導輿論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創造輿論。”趙輝頓了頓道,“創造輿論最好的方式是打造宣傳工具。”
有了!
趙輝打算辦個報紙。
報紙這東西大明朝還沒有,由自己來草創,正是可以吃一波紅利的時候。只要自己不作大死,就不會死。
想定了這些,趙輝問張六一:“你有沒有認識的翰林大儒或者博士(指的是國子監博士)之類的?”
張六一想了想道:“楊士奇!”
趙輝絕倒,楊士奇是太子的人,化成灰都是太子的鐵桿,他要敢跟太子的人眉來眼去,恐怕報紙還沒辦成,人就涼涼了。
之前太子被人進讒言說接駕遲緩,差點被廢太子之位,太子是沒事了,可他一眾東宮屬官就遭了罪,楊溥、黃淮等人都因此事件而被關入詔獄,楊士奇也進去待了幾天後才釋放出來。
東宮的屬官現在都夾起尾巴來做人,還是不要有所聯絡的好。
至於太子,自己反而倒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找他,畢竟太子是自己侄兒嘛。
這廂,太子正與朱棣奏對。
說是奏對,其實更像是在審犯人。朱棣問一句,太子答一句。
朱棣:“交趾的事,太子有沒有說法?”
朱高熾躬身道:“兒臣以為交趾平而復叛,蓋因其地分離已久,百姓矇昧不化,不知禮儀。所以,欲安定交趾,在治不在剿。”
“在治不在剿?朕好像哪裡聽過。”
太子笑道:“是駙馬趙輝的提議。”
朱棣嗯了一聲。
太子見朱棣似乎沒啥反應,又道:“布政使黃福也上奏過類似的說法。”
“黃福治民還是一把好手。”朱棣對黃福還挺看中的。
太子看了眼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