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地球切線 我們末世手稿見(第1/2 頁)
江城大學新生學年悄無聲息的多出了一個班,
因為這個班級的學生不合,且群平時十分低調,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
就這樣,大家相安無事的度過了兩個多月的學習生活。
這期間,凜冬在末世起源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得益於這點,末世歷史學科的名字改成了【末世拯救史】。
前沿教材中也加入了一段新的內容——【末世起源說】
根據該論斷的描述,凜冬在大洋深處重新探測到了輻射物質的存在,並根據這一線索最終找到了一臺古老又精密的儀器。
這臺裝置並不是很大,大概只有一臺家用雙開門冰箱大小,他被發現時已深嵌海底岩石。
其大部分表面都有沉積岩的包裹,它先於岩石而生,不似人類造物,卻不死不滅的運轉了無盡歲月。
這臺機器的執行方式一度讓凜冬的科學家驚歎不已,因為供它執行的能量並不是任何一種人類已知的能源,而像是地球的脈動。
理論上講,只要這個星球存在,那麼這臺機器就會一直運轉下去。
更讓人驚奇的是,被發現時這臺機器的周圍正不斷富集著不知從何而來的各種放射性元素,且輻射的強度還在不斷增強。
它以一晝夜為頻率,如呼吸一般,向外發射著這些它富集到的放射性物質還有射線,像是要將這些東西重新分配到地球個各個角落。
關於這臺機器的看法一時間眾說紛紜,這眾多猜測和說法中有一種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他們說這臺機器是一座時鐘,一座記錄地球運轉的時鐘。
每當地球運轉一定時間,這臺機器就會重新啟動,將地球歸零,並讓一切重新來過。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還沒人能給出答案。
寧奕對這種說法不置可否,他總感覺這臺機器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以及其發射的射線,與整個末世的爆發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尤其是那個瘋子,那個引爆了整個末世的瘋子了。
或許一切都能從這個方面找到答案。
正如他所想,寧奕的推測在之後的半年時間裡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世界各地的地殼中放射性元素正在恢復。
那些在末世初期離奇消失的元素已經在自然界中重新富集出現,這節奏和速度又恰好與末世生物的消亡和爆發式出現時段大致吻合。
這不得不讓人將影響生物進化的究極因素重新聯想到“輻射”上。
【輻射進化論】再一次被人類提到了檯面之上。
該論調的主要觀點是“超級人類”的出現和末世物種大爆發都與輻射和射線有關,是放射性元素和大量射線改變了生物的dna結構和生存環境,強迫著生物向一個避免自身滅亡的方向進化。
當然,淘汰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因輻射和射線產生病變的種群會消失,而那些因為突變發生了良性改變的物種則會將優良基因透過遺傳的方式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從而在殘酷的自然篩選中存活下來,這,就是末世下的進化……
江城大學綜合樓二樓,西側階梯教室。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師合上書本,在講臺後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開始操作電腦在大螢幕上播放出最前沿的科研資料。
“凜冬的海底探測器在這臺機器周圍探測到的射線種類超過了70種,大部分都是我們未曾知曉,但我們找到了那種‘消除’射線!”
此言一出,教室裡瞬間安靜了下來。
老師抬頭看了大家,繼續道:“也就是當初導致人類離奇消失的那種射線,經過我們的研究討論,所有科學家都認為它本應該從海底的這臺機器上爆發開來的,因為穿透力並不強,它頂多會對海底深處的生物造成一些影響。
可不幸的是,那個物理系的瘋子似乎製造出了什麼同頻或者其他可以用於能量傳導的裝置,把這次本該爆發於海底的‘消除射線災難’轉移到了學校外面……”
是因為那個瘋子在自家實驗裝置上面加了鉛板一類的遮蔽裝置,所以射線才沒能呈向上的發散狀,對那些處於高處的人們產生威脅。
“從宏觀視角來看,它就好像是地球的一個切面,或者說你們可以認為地球被放置在了一個平面上,切點就是那個瘋子的家,只有切點附近的城市或者沒有阻擋海拔相仿的地方受損才最嚴重。
我們應該慶幸地球不是平面的,曲率在一定程度上……”
老師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