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1)(第1/2 頁)
第24章 鍋(1)
“要出去嗎?”
“是呀,去超市買點東西,你才下班?”
“嗯。”
高七成坐在沙發裡,聽見門外樓梯間傳來兩個女人的說話聲。
雖然門關著,看不見說話者是誰,但聽聲音知道其中一個是住在這層樓的一個鄰居,另一個則是樓上的某個租戶。
這是一幢老樓房,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六樓一底,磚混結構,原來是農業局的家屬樓。因樓房過於老舊,所以原來的住戶們都早已搬出去,住進了商品房裡。現在居住在這棟老樓裡的,全是些像高七成家這種經濟比較因難、社會地位較為低下的租戶。
高七成今年四十六歲,老家是cq市xx縣xx鄉,年輕時曾在縣裡一家國營企業裡做臨時工,後來因為年紀漸大,被單位藉故掃地出門。為了生存,他又跑到一個專門承包廣播公司線路工程的老闆手下打工,才幹五年,便從電杆上摔下來,後腰受了傷,從此不能再幹重活,因此又失業了。
他和妻子育有兩個孩子,女兒高欣冉去年考上了省城一所二本大學,兒子在縣城民族中學高二年級讀書。夫婦二人均無固定工作,全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如今他身體受傷,生活重擔全落在下苦力的“棒棒”妻子王喜豔肩頭上,家裡經濟自然愈發艱難。
“棒棒”這種體力活,在十幾年前,主要是男人們乾的活兒,但現在從事這個行當的男人已經不多了,反而是女人成了主力軍。就拿他們這個縣城來說吧,十個“棒棒”裡,至少有六個是女人。
這段時間,王喜豔每天都跟幾個女“棒棒”一起,到新城去找活幹――她們通常會走到一些剛建成不久的樓盤下面,將背篼放在地上,然後坐在背篼上面等活兒。
這些新樓盤的業主們大多尚未入住,正在裝修房屋,因此經常需要僱傭“棒棒”幫忙轉運一些河沙、水泥、石子、磚頭之類的建材。
為了節省車費和時間,王喜豔每天都早出晚歸。
高七成過去很少幹家務活,雖然兒子高昶一日三餐都在學校解決,並不需要他為兒子做飯,但妻子王喜豔為了省錢,幾乎從不在外面吃晚飯,因此他每天都要趕在妻子回家之前,將晚飯做好。
高七成為了儘量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一個“怪毛病”,他常常在這棟老樓房裡,偷偷檢查、翻弄其他租戶們扔在樓梯間裡的垃圾。只要是他認為還有點利用價值的,他都要帶回家來,堆放到家裡的陽臺上,等積攢一定數量後,再送到附近的一家廢品回收站賣掉。
他聽見門外兩個女人的說話聲後,才意識到現在已是中午。雖然到了中飯時間,但早上他在樓下的館子裡吃了大碗麵條,回屋後也沒幹什麼,所以並不覺得餓。
只聽樓道里傳來砰地一聲關門聲後,再無別的動靜了,他於是從沙發裡站起來,去檢查每層樓的樓道里是否又有新的垃圾。
他先檢查了自己家居住的一單元二樓,沒有發現新的垃圾後,於是跟著樓梯間一層樓一層樓地往上檢視。三樓到五樓的樓道里雖然都有幾袋垃圾,但這些垃圾自己早上已經檢查過,該拿走的都已拿回家了。直到走到六樓後,他才驚喜地發現安靜的樓梯間裡,靠牆放著一隻黑乎乎的鐵鍋。
雖然撿垃圾並非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但他是個比較重面子的人,因此每次撿垃圾時,他都有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生怕被鄰居們看見。他趁樓道里沒有別人,趕緊將這隻別人拋棄的鐵鍋提起來,然後快步下樓,回到自己家裡。
關好大門後,他沒有馬上換上拖鞋,就站在門後,細看這隻鐵鍋。
他本來以為是口破鐵鍋,打算將它賣掉,但檢查過後,才發現這口鍋除了把手掉了一顆螺絲,顯得有點鬆動外,別處都沒有問題。烏沉沉、油光光的,感覺比自已家的那口炒菜鍋質量要好一些。
他們家裡只有一口鍋,不能同時炒菜和燒湯,有時有點不方便。他見這口鐵鍋並沒有壞,決定留下來自己使用。
雖然鐵鍋並不髒,但畢竟是撿來的,所以他將鐵鍋拿進廚房裡,用清水和洗碗液認認真真地洗了一遍。
他心裡很早就產生了要再買一口鍋兒的想法,只因捨不得錢,一直沒有買。今天白撿到一口鐵鍋,所以心情格外好。
本來肚子不餓,可以不吃中鈑的,但他好像要檢驗一下這口鍋兒的質量似的,將洗乾淨的鐵鍋放到燃氣灶上,先往鍋裡舀了一些水,等水燒開後,又往鍋里加了一點鹽,然後從冰箱裡端出昨天的